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520 | 回复数:0
辣椒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老熟或幼嫩的叶片均可被害,正面呈黄绿色不规则斑块,无清晰边缘,白粉状霉不明显,背面密生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较早脱落。比较难防治,这主要是由病菌为害特点所决定的。它属于鞑靼内丝白粉菌,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都藏在叶片里面,等到产生繁殖体的时候,才伸出叶面。所以往往难以在早期发现,而一旦发现,再用药防治就困难了。 主要为害叶片,初时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后变为灰白色,相对来讲,叶片背面发病更重些。辣椒白粉病背面产生的是白色粉状物,而不是霉层,并且病斑密布,严重时全叶变黄脱落,严重影响辣椒的产量及品质。 病菌以闭囊壳随病叶在地表越冬。越冬后产生分生袍子,借气流传播。一般以生长中后期发病较多,露地多存8月中、下旬至9月上句天气干旱时易流行。 病菌可在温室内存活和越冬,病菌从孢子萌发到侵入约20多个小时,故病害发展很快,往往在短期内大流行。10~30℃病菌均可以活动,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45%~75%发病快,低于25%时也能分生孢子萌发引起发病,超过95%则病情显著受抑制。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增强田间管理。选择地势较高、通风、排水良好地种植。增施百绿丰高钾肥,生长期避免氮肥过多。 (3)生物防治。施用百绿丰苦参碱杀菌剂(白粉病专用)治疗。 (4)化学防治。发病前可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和烟剂;发病后使用内吸杀菌剂,在使用内吸剂的时候要注意病菌的抗药性。在使用多菌灵及甲基托布津效果不好的地方,可换用粉锈宁或福星,粉锈宁及福星效果不好的地方,可用世高和腈菌唑。邻近采收的地方可用武夷菌素。 (5)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可用25%粉锈通(三pj酮)可湿性粉剂1删—1500倍液,或20%三吵酮乳池删—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粕剂8肋。1咖倍液,或70%甲基硫甫灵可湿性粉剂咖—8叨倍液。或2%武夷霉家水剂2m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m倍液,或30%氟菌陛可湿性粉剂1凹0倍液,或47%加瑞农(春雷霉素*土铜)可湿性粉剂枷倍液,或10%苯醚甲环陛水分散剂2枷—2500倍液,或12.5%烯哗醇可湿性粉剂枷—1500倍液,或40%氟硅陛乳油3咖情液喷雾,每7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