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杜邦和陶氏合并内幕,担忧及启示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1 | 阅读数:5366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5-12-12 21: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作为农资人的我们,朋友圈全都被杜邦和陶氏益农的并购案刷屏着,可是很多人只是看一下热闹,有没有理智的分析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合并,而且合并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今年的农资巨头并购案被传的满天飞,先是孟山都传言三次并购先正达遭搁浅,再有杜邦与陶氏的合并,最近又传中国化工并购先正达,目前被证实的却只有杜邦与陶氏的合并。不过他们合并的消息一经放出,震惊了全球的金融界,同时也震惊了全球的农资界!首先,陶氏和杜邦目前的市值分别为4111亿元人民币和4214亿元人民币,这也意味着一家市值约8390亿元人民币的新化工巨头即将诞生。这是金融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也是农资企业望之胆寒的一次并购!

合并内幕:
1:目前的农业环境日益不明朗,农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导致农资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几个巨头之间都在寻求相互支撑,已度过农资寒冬。

2:杜邦和陶氏最新交出的今年三季度业绩单都不甚理想。杜邦的销售额下降了21%,至321亿元人民币,而陶氏化学的销售额也下降了16%,至774亿元人民币。相当程度上,此次杜邦与陶氏化学的合并,是对股东利润增长诉求的回应。

3:杜邦与陶氏目前都饱受股东的非议,股东要求管理层精简业务并重点发展快速增长的业务部门,而两家公司不得不剥离原有的产品线并进行业务重组。

4:此次的“惊天合并”,发生在爱德华·布林正式成为杜邦董事长兼CEO一个月之后。爱德华·布林此前作为救火队员,接替辞职的柯爱伦,担任公司的临时CEO一职。爱德华·布林以擅长于激进的业务重整著称,在2015年10月27日的一次会议中,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分析师,杜邦的农资板块将会发生业务整合,而潜在的交易对象就包括陶氏。不过现在看来,布林对于杜邦的重整计划要较外界所认为的更为大胆,具知情人消息,此次合并重组主力执行者就是爱德华·布林。

5:陶氏和杜邦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化工产品和材料,但两家公司合并后,不会对他们的主业竞争格局带来太大改变,但是对于农资行业的格局,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给其他的农资企业巨大的压力,预计会影响到拜耳、巴斯夫、孟山都和先正达。同时很大的增强了合并之后公司的竞争力。

合并细节:
1:除了成立农业、材料科技以及特种产品等三家子公司外,陶氏参股的美国道康宁公司将不复存在,至此70多年历史的道康宁公司将被解散

2:此次合并有望给两家巨头带来每年30亿美元的成本优化。新集团将拥有两个总部,分别是陶氏和杜邦的现有总部。

3:根据交易条款,杜邦股东手中每股股票将可获得1.282股陶氏杜邦股票,陶氏股东手中每股股票可获得1股陶氏杜邦股票。两公司将各持50%股份。

合并担忧:
1:两家跨国化工企业整合后,必然会面临着新一轮的人事调整,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裁员。我们国内的两家企业人员必然会受到裁员的影响。

2:两家公司的产品线虽然没有太多交集,但是这么大一桩并购案,反垄断监管部门不可能不查收,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可能将是种业和农作物化学品领域。

3:陶氏和杜邦之间的超大合并,将会对欧洲农资竞争对手产生深远影响。当一个美国巨头的浮现,欧洲化工企业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大规模合并,以便可以和这个行业巨头抗衡,也就是说,接下来可能加速一系列的农资外企之间的合并重组。

4:各50%的股权结构,在股权的研究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最不合理的股权比例,一旦有分歧,谁也不会让谁,谁也做不了主,会产生企业的内斗和内耗,这可能是本次并购埋下的最大隐患。

5:合并之后的公司体量巨大,在市场上回更有竞争力,这对于目前国内的农资市场将是雪上加霜,国内农资企业必须尽快的寻找到对策,以保证各自的市场份额能保全。

合并启示:
1:国外巨头在都合并,而我们国内很多企业还都在分拆、分家,国外企业一向都有很强的风险预测意识,必然是他们觉得必须得通过互相抱团取暖才能过冬。因此国内企业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并购,以抵御风险。

2:一旦外企合并的口子开了,外企之间的互相并购就会加速,当外企的体量都一个个增大,我们国内农资企业的生存空间就会被挤压,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信号。
做一个有思想的农业人
发表于: 2015-12-15 10: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很在理。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