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5044 | 回复数:0
农药干悬浮剂是原药经湿法砂磨和喷雾干燥形成的一类流动性好的固体剂型,相比较于水分散粒剂优势明显。 从剂型本身来说,干悬浮剂的粒径比较细,一般D90在2~3微米,水分散粒剂一般粒径是10~20微米,内在差别比较大。干悬浮剂偏低的表面张力,更有利于农药药效的发挥。 在使用环节,水分散粒剂溶入水中需要二次稀释,搅拌10~20次才能分散开,而干悬浮剂在水中能够自动分散,20~40秒时间即可完全分散;另外,干悬浮剂的悬浮率高,正常应该在95%以上,而水分散粒剂大多数悬浮率在70%左右,相对较低。而且,水分散粒剂通常放置1~2个小时,悬浮率就会出现下降,而干悬浮剂放置24小时后,悬浮率维持不变。 在生产环节,干悬浮剂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基本能够实现一键操作,原药不经干燥即可直接砂磨,能够节省人工和生产时间,在制剂水平得到提高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与水分散粒剂接近,能够解决一些农药成分因易分解、易产生静电等而导致的加工难的问题。 目前,干悬浮剂在国外的生产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有望成为固体制剂中的主导剂型。而制剂研发人才的缺乏、技术理论相对薄弱、制剂体系不健全是导致国内干悬浮剂研发落后的主要原因。国内企业要想在干悬浮的研发上有所突破,需要对农药与制剂之间的构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选择合适的助剂。同时在生产设备上要与配方技术进行配套,才能加速干悬浮剂的发展。 随着国内农药企业的兼并重组,会有很多兼具原药和制剂生产能力的企业出现。原药、制剂生产一体化,能够降低干悬浮剂加工成本和配方的研发难度,对干悬浮剂的发展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链接:什么是干悬浮剂 干悬浮剂,干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实质上是一回事,差别在于干悬浮剂是做成水悬浮剂后采用喷雾造粒的方式所得,所以外观上一般为圆球状,而水分散粒剂主流为干法工艺,目前较常见的为挤压造粒和硫化床造粒 1、干悬浮剂定义: 干悬浮剂是农药剂型之一,它是由水悬浮剂脱水而成,顾名思义—干悬浮剂(英文代码DF)。近年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将干悬浮剂跟水分散性粒剂合为一起,统称为水分散性粒剂(英文代码WDG)。其实也就是加工方法差别,DF是湿法粉碎、造粒,WDG是干法粉碎、造粒。 2、干悬浮剂的制造工艺: 原药+助剂+填料+水—配料—均质—粗磨—细磨—压力喷雾干燥—检测—包装 就是将原药、助剂、填料、水加入到配料槽中,搅拌均匀,然后用高速剪切机进行粗粉碎,再进入两级砂磨机细磨,磨细后加入成粒助剂后进入压力喷雾干燥塔干燥、造粒,检测喷雾干燥塔底部出的成品,合格后进入储存槽,待包装后可以出厂销售。 3、干悬浮剂的特点: 优点 : A、稀释后自然微粒细度可达1-5微米,明显好于干法的10-40微米。细度的明显提高,将表现在悬浮率、分散性和药效的提高。 1、在水中能快速崩解,分散性和悬浮性好。2、药液颗粒极细微,能均科附着在作物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辅以良好的粘附剂,可增加粘附性能,耐雨水冲刷。3、药液颗凿大小比例分配合理,既能保证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又有保护药剂与作物表面能充分完全接触,有效成分均匀一致地发挥作用,叶片每处用药能更均匀,保证更长的持效期,提高药效。4、安全性好,不易产生药害,即使在花期也可使用。 B、生产车间环境大大改善,湿法粉碎、干燥、造粒基本没有粉尘危害,从根本上改变了干法粉碎、造粒、干燥工艺“产品好看,车间没法看”的局面。 C、由于湿法工艺物料在管道中输送,可以实现连续生产,进而可达到自动控制,装备水平可以大大提高。 D、干燥过程由于是喷雾干燥,不经过挤压,水分在很短时间迅速蒸发,颗粒蓬松,因而对助剂的加入数量和质量要求降低,可以节约助剂成本。 缺点: A、设备投资相对偏高; B、湿法工艺需要脱出的水量明显大于干法工艺,因此能耗偏高 干悬浮剂基本工艺是先做水悬浮,再喷雾干燥,国外厂家能将水悬浮的粒径做到1um以下,但就这一项,国内的厂家就做不到,所以做出来的干悬浮剂崩解非常快,悬浮率之高,能达到悬浮剂的标准,而且由于粒径很细,在叶片表面附着能力很强,耐雨水冲刷,因此持效期上能与悬浮剂相媲美,比一般的可湿粉、水分散的持效期要长。 干悬浮剂投资成本太高的方法。制作一个喷雾塔就得上百万的资金了。 4.干悬浮剂DF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国外: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干悬浮剂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国内:国内干悬浮剂开发较晚,只有硫磺、苯噻草胺等少数品种制成干悬浮剂。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厂家加大干悬浮剂的研发力度,显示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