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拒绝当前“电商”是明智之举!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716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6-4-11 0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篇‘农资企业“禁止”电商是固步自封”文章今天出现在各个媒体上,这篇文章分析农资企业不愿意参与所谓“电商”原因是:不愿、不敢、不肯、不想!然后文章从国家大政策,互联网+大趋势下批判了农资企业的逆历史潮流,最后得出这些农资企业固步自封,必将被趋势淘汰!

对于农资行业,言必称国家大政策,话必语互联网+,大都是农业门外汉,在他们眼里,互联网是就是神,只有互联网+才能救中国农业、农资行业。甚至还“预言”:逆“电商”者会被淘汰。在笔者看来:农资企业拒绝当前谓“电商”,是明智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农资是特殊商品,需要技术支持
纵观当前农资电商,销售产品基本上以草甘膦等常规产品为主,非常规产品很少在电商平台销售,其实,一些农资产品使用,跟气候、土壤、作物等等都有关系,例如在某些山区,每个乡镇的小气候都不同,水稻品种在各个乡镇表现都不一样,如果没有熟知当地情况技术员指导,很容易出现问题的,还比如苯甲.嘧菌酯这个农药,许多作物用了都有药害,某些作物,例如芒果,某些品种对其敏感度也不同,这样产品,如果没有经验丰富技术指导,难免出现问题。所以,大家看到,电商上卖的产品,都是草甘膦、吡蚜酮等,农资不是快速消费品,没有技术支撑服务,无法生存。

二、农资电商环境并不完善
老生常谈的问题,农资电商环境并不完善,你需要的地哥地姐很难找到,培训难度相当大,有些电商直接找传统渠道商加盟,却发现人家只给你卖卖网站亏本卖的草甘膦。还有就是中国很多地区物流体系还是未完善,加上快递业对于农药产品的“不感冒“,让物流成为了很现实的问题,农资电商售后怎么处理?药害找谁赔?差含量了找谁投诉?

三、电商从来都是烧钱的游戏
农资行业,整个体量也不过几千亿(这里面还有媒体鼓吹成分),与其他行业相比,农资行业只不过是一个小众行业,甚至比不上母婴产品行业,我们行业利润过亿的企业几乎很少,没有钱,怎么烧钱呢,电商注定是要争先恐后烧钱的呀,如果大家都把有限的利润去烧了,谁来做科研,谁来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当然你可以忽悠风投来烧钱,可人家也是猴精猴精的呀,当我们玩不起这个游戏的时候,坐下来,踏实干点事,才是王道。笔者觉得,未来我们行业终归还是阿里的、京东的、腾讯的,互联网时代,资本决定归属,技术成就未来,也许,我们现在努力,正是为了将来有资格被收购。

四、当前农资电商价值在何方?
当前电商除了价格战,除了教育“电商市场”,我们并不能看到其价值所在,降低了社会成本?没有,还是有代理商,有中间商,层层得利,处处分红,创造了额外的社会价值?好像也没有,那些陷入“价格战”的电商们,似乎除了低价,就没有其他方法了。

五、拒绝当前电商的企业,从不怕“电商”
笔者一直觉得,产品和技术,才是当前农资企业生存的不二法宝,很多做电商的企业,上线的都是低端的常规产品,一些没有技术门槛的东西,除了拼价格还能干啥呢,总得混口饭吃呀。有人讲拒绝电商就会被淘汰,大家看到,那些发表声明的企业,都是行业顶尖的企业,他们掌握了优秀的产品,优秀应用技术,他们根本不需要“价格战”来生存!还有,生产型企业做电商,在其他行业做垂直电商之类鲜有成功,农资行业规律大体类似。

结束语:企业拒绝当前电商,并不是拒绝趋势,而是一种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各位也可以梳理一下,那些发表声明的厂家,大都拥有响当当的品牌产品,在笔者看来,中外农资企业那是在拒绝电商呀,他们只是困惑于非授权淘宝店之类无序销售、扰乱市场罢了,笔者觉得,未来农业结合互联网,结合大数据,将会有翻天覆地变化,而这些“掌握核心科技”的农资企业,必定也将是参与者,那才是农资电商的时代!当前的电商,也许还不能称为“电商”,只是农资网络卖家罢了。
农业助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