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250 | 回复数:0
2016年4月11~12日,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和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主办,大连亚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中微量元素肥料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大连召开。会上传出消息:为了更多发挥中微量元素在肥料发展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复合肥料国家标准修订正在酝酿中,届时复合肥料包装标识中不允许标出中、微量元素含量的限定将放开此举将有利于传统肥料产品通过添加中、微量元素而实现增值改性。同时,会议代表认为,无论从人体健康、农产品品质还是化肥“零增长”的实施都为中、微量元素肥料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中、微量元素肥发展需多借鉴国外先进肥料企业的经验,需要更多专注。 11日晚召开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企业与专家们的座谈会上,植物营养学领域知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张福锁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肥料工业跟国外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企业不知道农业的需求。 植物营养领域知名专家张福锁教授作报告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李荣在会上做的“中国中、微量元素现状及施肥”的报告中指出,随着氮、磷、钾三要素肥料的大量使用,土壤中、微量元素失衡日趋严重,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不仅可有效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农产品品质。来自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的数据显示,我国耕地中,钙、镁、硫、硼、铁、锌、锰、铜、钼在缺素临界值以下的耕地比例分别占到64%、53%、40%、84%、31%、14%、48%、25%、59%。 中微量元素新型肥料科普基地授牌 张福锁在报告中谈到微量元素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时表示,因土壤酸化加剧,农田不平衡施肥导致的营养间拮抗,农业种植者不注重中、微量元素补充等导致了当今农产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和生物有效性偏低,已经不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以锌为例,缺锌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大问题,研究表明,作物籽粒锌含量为40~60mg/kg时才能满足人体需要,而目前作物锌含量范围仅有10~30mg/kg,通过施用含锌肥料来提高作物籽粒中锌含量迫在眉睫。张福锁对当前市场上通过向尿素中添加锌腐酸增效剂形成的锌腐酸尿素产品表示赞成,因为氮素和锌元素的结合是正的交互作用。 樊小林教授在企业展台指导 专家们也指出,除了在传统肥料产品中添加中、微量元素,发展单质中、微量元素肥外,应该重新重视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硝酸铵钙、硫磺等基础性富含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李荣指出,当前中、微量元素肥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研发滞后、缺乏监管、市场混乱、虚假宣传、管理缺失。他告诉与会企业代表,农业部对简单工艺,没有可靠资源来源,以城镇垃圾城镇污泥、含重金属的工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品农业部坚持不予登记,提醒中、微量元素肥料产学研方面注意。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技术促进处处长马常宝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随着农业的发展、作物产量的提高,当前中国已经到了大面积应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阶段。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第一,土壤养分失衡,需要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第二,土壤障碍因素的存在,特别是土壤酸化趋势的急剧发展,由此引发的重金属活化、土壤生态失衡等,需要大量应用中、微量元素类型的土壤调理剂;第三,经济园艺作物的发展,迫切需要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改善品质。专家们预计未来农业中含硅肥料将发挥重要作用,含硫肥料在提高某些农产品的品质和风味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郑州大学教授许秀成、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樊小林、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主任石磊等专家分别从中、微量元素肥料标准化,植物微量元素吸收和运输研究进展,香蕉、花生、马铃薯、甘蔗、猕猴桃、柑橘等作物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营养状况与施肥等话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