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资导报》以“线虫防治,植保市场的下一个爆点”为题介绍了根结线虫防治难题,同时“农药市场信息”、“中国农资联盟”官方微信也转载了该文章。 文章介绍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其中,高毒、 剧毒农药的残留超标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食品安全、阻碍行业发展的棘手问题。 2013年的“毒生姜”事件和2015年的“毒西瓜”事件给当地生姜和西瓜种植业带来巨大打击,很多高毒、剧毒农药也相继被禁用,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检测。文章中指出,农药常识的匮乏和市场上线虫防治品种的单一,成为整个事件的原凶。时至今日,高毒农药正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而现实存在的市场需求催生的新一轮农药变革,正在引导整个行业稳步向前发展。 文章中,很多专家对于根结线虫的防治都很头疼。本所所长毕乃亮称:“就拿黄瓜来说,在潍坊,我见过很多种黄瓜的菜地,刚刚结了第一根黄瓜,得了根结线虫病,马上就全黄了,而且常常是大面积地发生,触目惊心。”安丘石埠子镇村民赵永顺告诉《农资导报》记者:“最近几年,大姜赖皮病特别严重,基本上每个村都有赖皮病发生。”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教授、线虫专家简恒告诉记者:“引起生姜赖皮病的主要病原是根结线虫,还有一部分是茎腐病。”随着大姜利润空间的下调,如何有效控制病虫害,节本增收成为农民考虑的第一要素。拜耳公司高级产品开发经理胡全胜从事线虫研究多年,“线虫在全世界范围内超过3000种植物上都可以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如蔬菜花生根结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等。由于其发病速度快,危害重且不易察觉,因此线虫病被形象的称为‘植物癌症’。 FAO研究表明,全球农业每年因线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1200亿美元,与地上部所有害虫造成的危害大体相当,线虫危害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根据权威市场调查预测,专家预测杀线剂将是农药市场中增长较快的部分,杀线剂市场正以平均4.7%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1年,杀线剂市场将达到1285百万欧元。 截止2015年8月,中国已经登记的杀线剂产品有111个,但是有效成分集中在阿维菌素、噻唑磷、甲基异柳磷(主防地下害虫)、灭线磷等,大部分是有机磷且毒性较高,安全性有待提高。 那么,有没有一种药剂,既能很好的控制根结线虫,又不会产生农药残留问题? 潍坊市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所历经近20年研发的一种低毒、无残留、安全环保的创新生物农药、中国生物农药价值典范——“永卫168”,纯植物源制剂(石刁柏、苦参等),不伤苗不伤根,不产生抗性;安全环保,可以在有机瓜菜基地、高科技示范园、农业生态园、出口基地、保护地等大面积推广使用,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的要求;使用成本适中,与噻唑膦相近;能防能治,防治效果远远优于市面上主流的根结线虫防治药剂。 潍坊市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所是依托山东省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中国芦笋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潍坊市农科院生物所及多位国内外著名线虫研究专家、教授于2009年成立的长江以北唯一一所根结线虫生物防治专业研发推广机构,专注根结线虫生物防治,历经十多年不懈努力,终于从数十种植物中提取得到对根结线虫有特效的植物源杀灭剂,国内首创,世界领先! 生物技术防治线虫的研究始于1998年,于200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内多种期刊、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2004年10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道基院士亲临示范现场并对生物防治根结线虫做出了高度评价。2004年申请成立“山东省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获批准。2008年参与转让华中农业大学林开春教授、吴华博士安克拉•辣根素(植物源熏蒸剂)项目并在全国根结线虫重灾区示范推广。近年来主要研究以植物提取物为主,以生防菌及海洋生物提取物为辅的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实用推广水平,具国内领先地位,2014年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国内最高规格线虫学术研讨会),受到国内外线虫专家一致好评。 本所研发的纯植物源农药“永卫168”对大田根结线虫治疗效果达95%以上,而且克服了噻唑膦烧根的缺点,作物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以放心使用;无毒无味,完全不用担心用药后无法进行农事操作,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生态有机,安全环保,可以在对农药残留有较高要求的有机瓜菜上使用;克服了一般植物源农药防治效果缓慢、易受到环境因素制约和干扰、产品有效期短、质量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见效更快,效果更好。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药害、土壤污染、农产品残留,都是滥用农药的后果,高频率超剂量用药诱发病虫草的抗药性,生态紊乱,天敌数量减少,病虫草防效更加难治,又促使农民进一步提高滥用农药的等级,各级媒体也是披露了一个又一个的食品安全事件。为此,将于2015年10月1日发布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农业生产提出了减肥减药计划,加强了对高毒农药的限制。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更大力度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是农药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这正在成为行业内外普遍的认识。”在2014潍坊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暨第三届绿色农药博览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认为,生物农药发展面临加快的机遇,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禁限了几十种高毒农药为生物农药腾出发展空间,不断完善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也使得生物农药大有用武之地。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邱德文介绍说,我国现有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260多家,生物农药制剂年产量近13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占农药总产值的9%,应用面积约4-5亿亩次。未来10年,中国生物农药行业将力争将市场分额提高到30%。 “生物农药‘叫好不叫座’,与施药方法有相当的关系。”西北农林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教授张兴在《植物源农药与施药机械》的报告中谈到,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一般人把低毒、无残留、与环境兼容、病虫不产生抗体视为其功能上的优点,把药效缓慢视为缺点。他认为,药效缓慢不应该视为缺点,而应该视为特点甚至是优点,因为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对病虫害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这种特点可以结合药物、作物及有害生物的综合环境反应而对有害生物的种群繁衍产生深远影响。也就是说,化学农药重在“立竿见影”,植物源农药重在“治标又治本”。 “从全球范围看,最有希望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线虫的是植物源农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湖州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高丙利教授在2014海口第十二届全国植物线虫学学术研讨会上充分肯定了植物源农药在线虫防治方面的发展前景。 为适应广大种植户对“永卫”新产品的强烈需求,潍坊市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所在原有“永卫(SK)”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成功开发出新一代根结线虫植物源杀灭剂“永卫(168)”! 根结线虫植物源杀灭剂“永卫(SK)”上市以来受到广大种植户一致好评,防治效果远远高于市面上其它线虫防治药剂,并克服植物源农药见效慢、防效不稳定等缺点,彻底改变植物源农药在广大种植户心中的地位!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