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零售店产品这样组合,不愁卖不出去 [复制链接]

二维码
发表于: 2016-5-6 11:4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每个产品,既有利润,又有销量,而且牌子响,不用店家费力推销,顾客进来就会指明购买,那就太好了。可是,在现实中,几乎没有这样完美的产品。每样产品都是有局部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诸如利润高的产品,但是新牌子,顾客的接受度较低,销量很低;跑量大的名牌产品,往往价格已经透明化了,利润也就很薄。通俗点来说,就是好卖的不赚钱,赚钱的又不好卖。

农资零售店产品这样组合,不愁卖不出去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就是产品组合,通过每个产品本身的不同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在吸客、销量、利润等因素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这就像是炒菜,有主料有辅料有配料,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才能烧出好味道。

在产品组合的设计中,还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到的:
1、引进的产品不能太先进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一旦养成,改变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也不是一两个零售店的老板就能改变的。所以,老板们在引进产品时,原则上以符合当地消费者当前的消费习惯为主,切忌过于领先。毕竟,一个零售店而已,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能有效引导当地的消费潮流。这领先一步是先进,而领先三步就是先烈了。

2、不能以老板个人的消费观来看待产品
这是很多老板的一个通病,在选购产品时,以自己的个人喜好以及个人消费习惯来作为产品引进的标尺。记住,你自己喜欢只能代表你自己,不能代表当地的消费者群体。这类低级错误,是创业者刚起步经常容易犯的毛病。

3、产品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
产品组合设计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今天的设定,也许只是在今年内有效,明年可能就不行了,得要与时俱进的调整。例如产品占比的调整,该删减的产品要及时删减。

4、单品比重切忌过大
不管当前某个产品多么的畅销,在整体产品结构里,单品的比重不能超过30%,这是出于安全考虑,万一这个单品出点问题,对全店的生意影响就太大了。

道理说了这么多,有些老板也能掌握基本的产品结构设计方法。只是,很难保证脑子一直是清醒状态的,经常是被上游经销商或是厂家一洗脑,直接就将设定好的产品组合扔在一边,而是全盘接受上游经销商或是厂家所提供的产品组合建议,将上游的产品组合,直接当成自己的产品,并且还会在上游的洗脑教育中,主动放弃一些已有产品……

即便老板自己的脑子是清楚的,也不能保证一直能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路径一直走下去,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经营会收到各类进货政策奖励、客户的意见、突如其来的一个大单、当地竞争环境的变化等等因素、逐渐已经背离了当初设定的产品结构。在这个时候,老板得要坚持做定期回顾,以早期设定好的产品结构,对应当前的实际产品结构,分析其中的差异所在,对于这些差异,得要找出原因,是早期的设计有问题?还是自己的销售能力做不到?还是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了偏离。

义薄云天 肝胆相照-我是一个地道的农资零售商!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