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1653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6-5-16 13: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省滑县2015年安徽红四方“缓释肥”玉米田间试验总结
(滑县农技中心土肥站  河南  滑县)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土肥水便函〔2015〕15号文“关于开展缓释肥等肥料田间试验示范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了解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缓释肥田间施用效果,探索应用范围和用法用量,评价产品对作物产量、品质、节本增效的影响,特安排本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该试验设在滑县城关镇东孔庄村王宝军责任田内,供试土壤为中壤,土体无明显障碍,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试验地前茬作物为小麦,亩产550公斤。2015年5月29日采集试验地耕层基础土样,供试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前试验地土壤分析结果
分析项目
分析数据
分析项目
分析数据
有机质(g/kg)
15.7
全氮(g/kg)
0.93
速效磷(mg/kg)
22.1
速效钾(mg/kg)
158
pH值
8.08
试验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浚单20,亩播量2公斤。试验用氮肥为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颗粒尿素(46%)、磷肥为荆门市荆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颗粒过磷酸钙(12%)、钾肥为俄罗斯进口氯化钾(60%),所用肥料及种子由县土肥站统一提供,试验用缓释掺混肥(29-5-6)由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该试验设三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45平方米,小区间设置1米隔离行,防止窜水窜肥,小区外设置保护行。整个试验地的土壤、地形等条件一致。“习惯施肥”按试验农户施肥量和施用方法进行,“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为滑县土肥站推荐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方法,除施肥不同外,每个小区其他管理相同。具体试验处理和肥料施用方法如下:
        处理1:习惯施肥(亩施尿素46kg,合纯N 21.16kg);
        处理2:测土配方推荐施肥(亩施尿素34.8kg、过磷酸钙16.7kg、氯化钾3.3kg,合纯N、P2O5、K2O分别为16kg、2kg、2kg,);
  处理3:施用缓释肥(亩施29-5-6红四方缓释肥40kg,合纯N、P2O5、K2O分别为11.6kg、2kg、2.4kg)。
习惯施肥区按农户施肥方法和施肥量进行,即玉米出苗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6kg,玉米喇叭口期结合浇水亩施尿素40kg(不施磷肥和钾肥);推荐施肥区全部的磷钾肥和30%的氮肥在苗期施用,其余70%氮肥在玉米喇叭口期施用,即苗期亩开沟施过磷酸钙16.7kg、氯化钾3.3kg、尿素10.44kg,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4.36kg;施用缓释肥区缓释肥于玉米出苗期结合浇水一次性施入,施用量为40公斤/亩,整个生育期不再追肥;
2  田间管理与观察记录
供试玉米2015年6月13日播种,6月18日出苗,6月22日进入三叶期,7月5日拨节,7月6日小喇叭口期,7月27日大喇叭口期,8月3日抽雄期,8月4日抽丝期,8月24日乳熟期,9月29日收获。全生育期共浇水3次,分别在6月18日、7月18日和8月22日,6月18日习惯施肥区结合浇水亩施尿素6公斤,推荐施肥区亩施尿素10.44公斤、12%过磷酸钙16.7公斤、60% 氯化钾3.3公斤,缓释肥区亩施“红四方”缓释肥料(29-5-6)40公斤,施肥方式为开沟条施覆土;7月18日结合浇水习惯施肥区亩施尿素40公斤,推荐施肥区亩施46%尿素24.36公斤;6月15日亩用玉米田化学除草剂异丙草莠200克/亩喷雾防治田间杂草一次;6月15日亩用氧乐果乳油50毫升加氯氰菊酯50毫升,防治飞虱和玉米田蓟马等虫害;7月14日亩用氯氰菊酯75克防治虫害。
3  结果分析
3.1不同处理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表2玉米生物学性状记载表
试验
处理
株高(cm)
穗位高(cm)
叶片数
旗叶长(cm)
穗长(cm)
穗粗(cm)
秃尖(cm)
处理1
265.4
128.8
20
87.4
15.63
5.2
0.06
处理2
269.8
124.0
20
87.3
16.10
5.2
0.08
处理3
267.6
126.2
20
84.7
15.75
5.2
0.05
从表2可以看出:
⑴株高:处理2最高,为269.8cm,处理1最低,为265.4cm,处理3为267.6cm;
⑵穗位高:处理2最低为124cm,处理1最高为128.8cm,处理3为126.2cm;
⑶叶片数:三个处理相同均为20片叶;
⑷旗叶长:处理3最短,为84.7cm,处理1、2无明显差异,分别为87.4cm、87.3cm。处理3旗叶较短可能与施氮量较少有关。
⑸穗长:处理2最长,为16.1cm,处理1、处理3差异不明显,分别为15.63cm、15.75cm;
⑹穗粗:三个处理穗粗无差异,均为5.2cm;
⑺秃尖:处理3秃尖最小,为0.05cm,处理1为0.06cm,处理2为0.08cm;
可见,各处理均能保证整个玉米生育期的养分正常供应,玉米生长发育良好,除旗叶长稍有差别外,各处理施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影响不大。
3.2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因素的影响
表3 玉米产量因素记载表
试验处理
亩穗数(个)
穗粒数(粒)
千粒重(g)
理论产(kg)
实际产量(kg)
1
4268
532.7
313.9
606.7
670.7
2
4287
542.1
329.5
650.8
740.3
3
4300
536.5
308.8
605.6
677.6
        从表3可以看出:⑴亩穗数:处理3亩穗数最多,为4300穗,较处理1、处理2分别增32个和13个;⑵穗粒数:处理2穗粒数最多,为542.1粒,较处理1增9.4粒,较处理3增5.6粒;⑶千粒重:处理2千粒重最高,为329.5g,较处理1增15.6g,较处理3增20.7g。说明施用缓释肥处理由于氮肥投入不足,玉米千粒重有所下降。
3.3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表4 玉米产量记载表
试验
处理
小区
面积(cm)
小区产量(kg)
亩产(kg)
增产率
(%)
重复1
重复2
重复3
平均值
处理1
45
45.3
43.6
46.9
45.3
670.7
+1.03
处理2
45
47.4
53.9
48.6
50.0
740.3
-8.5
处理3
45
45.1
47.7
44.4
45.7
677.6
----
由表4可知;缓释肥区亩产677.6kg,较常规区670.7kg增6.9kg,增产1.03%,较配方区740.3kg减62.7kg,减产8.5%。
对各处理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5),F值<F0.05,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5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F0.05
F0.01
处理间
40.229
2
20.114
3.407
5.14
10.9
误差项
35.42
6
5.903
总的
75.65
8
3.4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显示(见表6),缓释肥区亩纯收益最低为956.2元,较配方区的1099.3元减143.1元,较常规区的990.4元减34.2元;施用缓释肥处理产投比为7.5,低于推荐施肥和习惯施肥处理。
表6不同处理经济效益比较
单位:公斤、元
处 理
亩产量
亩产值
亩成本
亩纯收益
产投比
亩纯养分投入量
N
P205
K20
处理1
670.7
1073.1
82.7
990.4
11.97
21.16
0
0
处理2
740.3
1184.5
85.2
1099.3
12.91
16.0
2
2
处理3
677.6
1084.2
128.0
956.2
7.47
11.6
2
2.4
注:玉米价格1.6元/kg,尿素1800元/t,过磷酸钙725元/t,氯化钾3180  元/t,红四方缓释肥3200元/t(128元/袋,40kg/袋)。
4  结论
4.1玉米施用“红四方”缓释肥增产效果不明显,缓释肥区亩产677.6kg,较常规区670.7kg增6.9kg,增产率为1.03%,较配方区740.3kg减62.7kg,减产率为8.5%。
4.2由于缓释肥价格较高,施用缓释肥处理产投比低于推荐施肥和习惯施肥处理。
4.3玉米施用缓释肥后,不用再追肥,可省工省时,应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