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个名词在农资行业热闹起来了,那就是“特种肥”。 近两年来,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农药市场逐渐疲软,2015年更是出现了近五年来首次进出口量双降的局面,传统化肥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低迷。然而农资市场并不冷清,一种被称为“特种肥”的品类活跃着,成为农资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 那么,特肥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义?为什么农业种植越来越需要特肥?今天,尚道农人将为大家逐一解开这些疑问。 一、何为特肥 最近几年,市场上刮起一阵新型肥料旋风,传统的叶面肥微肥企业、农药企业、化肥企业甚至滴灌企业,都急步迈进看似蓝海的大市场中。然而,新型两字却无法定义,从字面理解,区别于传统肥料的都可称为新型肥料,诸如有机肥、生物肥、腐殖酸肥等等,甚至很多传统肥料配方升级也可以往这个方向靠拢,但很多产品实际上没有太高技术含量,并且大多数产品处于红海区。为了将一些具有高顶尖技术、具有特殊功效的肥料产品与普通的控释肥、水溶肥等产品区别开,为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定义特种肥。 我们认为,具有核心配方和工艺生产技术,能够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并且具有抗逆、抗寒、抗旱等一些特殊功能的肥料方能称为特肥。它是高科技、高效农业和精细化农业的象征。 二、未来十年将是特种肥发展黄金期 现在,很多地区因为肥料利用率低二导致过量使用,带给中国土壤板结、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引进高技术高利用率肥料至关重要。到2020年,农药化肥零增长,那么我们如何保证少用一半的肥料而达到往常的效果?之前接触到一家进口肥料公司的控释系列肥料产品,有效释放期高达60天以上,在一些作物上使用时,中期不会产生因为脱肥而补肥的现象,而国内很多厂家的产品,要么很短时间就释放结束要么释放不出来,到采收期还是硬颗粒让农户误以为是假肥。同样是肥料,因为控释技术差异导致产品效果截然不同。市面上还有很多改善果实口感、预防畸形果、着色等各种功能的特肥产品。未来在市场细分当中一定会胜出。 三、特肥营销的机会窗口 不可否认,现阶段,南方五省+山东,依然是特肥使用量最高的省份。2016年,国家强调供给侧改革,适度减少一些农作物种植。各地也在推动现代化农业,特色农业。像甘肃一些地区重点发力枸杞,山西运城陕西商洛一些地方重点发力苹果,未来种植结构的改变,讲给特肥带来新一轮机会。 当然,有些机会也是农药化肥市场送过来的,比如近两年,受电商兴起、农产品价格下滑等多种因素影响,经营传统农药化肥的经销商利润日渐稀薄。而特肥因为有较高利润反而成了他们转型的重点。 我国每年化肥产值在800亿左右,如果未来特肥能够占到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就非常可观。然而就目前看来,专业特肥公司销售额过亿元的少之又少。随着市场逐渐培育成熟,相信会在各自细分领域诞生出一批龙头企业。不管哪个国家的产品,把中国市场做好,就可能得到最大的市场。 (资料参考《农资与市场》)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