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828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6-7-28 15: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总市值超过了2000亿美元的全球六大农化巨头尝试进行相互并购。近日,拜耳上调了对孟山都的竞价,达到了650亿美元。而在2016年7月19日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管理委员会列出了两笔拟于9月中旬提交的并购交易。两笔交易分别为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以及交易额达到1330亿美元的陶氏杜邦合并案(合计人民币超过1.1万亿),这两起并购案已经宣布了很久,但是这是首次在澳大利亚提交并购方案。由于并购案在如中国、美国以及欧洲这样大型的市场中面临强大的反对阻力,这些化学巨头只能选择来澳大利亚进行交易。对于市值为21亿美元澳大利亚农化企业纽发姆公司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机会。

纽发姆与上述农化巨头将在澳大利亚当地市场以及国际业务上展开竞争,而这也是纽发姆的机会所在。如果上诉农化巨头由于反垄断的问题而需要进行资产剥离的话,纽发姆及其大股东住友集团可能愿意收购这些剥离的业务,从而加强与这些农化巨头的联系,进入到农化巨头联盟中。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纽发姆并没有透露出对大型国际资产的兴趣,但是事实上并购的农化巨头已经在与纽发姆联系了。

全球并购案发生的原因类似于许多本土企业实行相同战略的原因,当企业看到在可预期的未来,收入停滞不前的时候,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被视为下一阶段增长的希望所在。此外,近年来全球市场的低油价也进一步挤压了化学品的利润率,使这些跨国公司的增长速率进一步放缓,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并购案的产生。

尽管大多数的全球大型并购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其交易的逻辑非常清晰,一旦交易成功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是迄今中国企业收购案中最大的交易,然而鉴于先正达在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其他地方强力的市场话语权,该并购案有着明显的食品安全问题。陶氏和杜邦目前控制着美国41%的玉米种子销售,并且还有其他相关的产品。而拜耳、孟山都则控制了美国90%的大豆销售,并且种子连带销售的农作物植保产品进一步限制了竞争。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6-7-28 16: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