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栽培简述1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6117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0-10-24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番茄栽培简述1
    番茄的根
    番茄的根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组成,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厘米的耕层内,最深可达1.5米,根群横向分布的直径可达1.3-1.7米。根系再生能力强,不仅主根上容易生侧根,在根茎上,也很容易生出不定根,幼苗经过移栽,主根被截断,易产生许多侧根。(加主根、侧根、不定根的照片)
    番茄的茎
    茎半蔓性或半直立性,基部木质化。茎分枝性强,每个叶腋均能抽生侧枝,以第一花序下的侧枝生长最快,茎高0.3-1.3米或更高。栽培上应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目的进行支架与整枝。茎节易产生不定根,因此可利用枝条扦插繁殖。番茄茎的颜色不同,有紫茎、绿茎之分。(加紫茎和绿茎的照片)
    番茄的叶
    叶互生,为不规则羽状复叶,有小叶5-9片。小叶卵形或椭圆形,叶缘齿形,叶形变化多样,在栽培上常有普通叶和薯叶两种类型。叶的颜色有黄绿、绿和深绿色。茎、叶上密生短腺毛,分泌的汁液能散发出特殊气味,具避虫作用。叶片的大小、颜色、形状等,视品种及环境条件而异。
    番茄的花
    花为完全花。由雌蕊、雄蕊、花瓣、萼片和花柄组成。花冠黄色,基部相连,顶端5裂,花药连成筒状。雌蕊位于花的中央,子房上位。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低于4%。花序为总状或复总状花序。第一花序多数着生在第六至第九叶节间,每隔1-3节着生1个花序。每个花序着生的花朵数品种间差异很大,一般有5-6朵,多的有十几朵,甚至几十朵。按顶芽生长习性可分为有限生长类型和无限生长类型。
    (1)有限生长类型(自封顶生长类型)
    主茎长6-8片真叶后着生第一个花序,以后每2-3片叶生一花,但主茎着生2-3个花序后其顶芽即形成一花序,就不再生长。这类型的植株矮小,开花结果早而集中,供应期较短,早期产量较高,适合架密植或无支架栽培。
    (2)无限生长类型(非自封顶生长类型)
    主茎生长7-9片真叶后形成第一花序,此后每隔3片叶着生1个花序,花序有规律地着生在茎的同一个侧面,主茎不断延伸生长。此类型的植株高大,生育期长,成熟期偏晚,产量高,必须支架栽培
    番茄的种子
    种子成熟较果实早,一般开花授粉后35天左右,种子即有发芽力,完全成熟需要50天左右。种子着生在种子腔内,周围有果胶包裹着,这些胶状物对种子有抑制发芽的作用。种子扁平、肾形,表面着生银灰色茸毛或光滑无毛,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种子千粒重3克左右,使用年限3-4年,若保存适当可达5-6年或更长。
    番茄的果实
    果实为多汁浆果。有圆球、扁圆、椭圆、长圆及洋梨形等形状。成熟果实呈红、粉红或黄色。果实由果皮、隔壁、胎座及种组成。受精后胎座增生的胶状物充满果室。小果型品种有2-3个心室,大果型品种有4-6个心室或更多。优良的品种一般要求果肉厚,种子腔小,种子少,果形圆整,大小均匀,果实紧实不裂果,甜酸适口,风味佳。

    生长发育性状
    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显露为发芽期。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1℃,适温28-30℃,最高35℃。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发芽期一般为7天左右。
    幼苗期
    从真叶显露到第一花序现蕾为幼苗期。此期茎叶生长与花序分化同时进行。在光照充分、通风良好、营养完全等条件下,可培育出适龄壮苗。由于栽培季节不同,幼苗期的长短也不同。冬春季节由于温度低,光照弱,植株生长缓慢,幼苗期需50-70天,夏秋季节栽培,幼苗期只需40-50天。幼苗生长的好差,将影响植株花芽分化的早晚和第一花序节位高低及以后的产量。低夜温和强光照,第一花序节位低,花器官分化和发育良好;高夜温和弱光照,第一花序节位高,花器官分化和发育不良,花数减少。幼苗期温度过高,幼苗会徒长,花芽分化会延后,节间也会变长;幼苗期温度过低,容易形成“小老苗”,8℃以下低温易形成畸形果。
    开花结果期
    从第一花序现蕾到坐果为开花结果期。这一时期植株是以茎叶生长(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的过渡阶段,须适当控制茎叶生长, 促进第一花序坐果。
    结果盛期
    从第一花序坐果到果实采收完毕为开花结果盛期。这一时期由茎叶生长与开花结果同时进行转向以开花结果为主,是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2-26℃,30℃时光合强度明显下降,35℃生长停滞,引起落花落果。在开花结果盛期要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协调好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延长结果期。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30-60天。果实前期生长慢,中期忙忙碌碌,后期又慢。果实发育的适温为昼温25℃,夜温15℃。超过30℃,番茄红素形成受抑制。果实成熟过程分5个时期。
    1、青熟期:果实基本停止生长,果顶发白,尚未转色。
    2、转色期:果实顶部由绿白色转为淡黄色或浅粉色。
    3、半熟期:果实表面约50%着色,果实较硬。
    4、坚熟期:果实全部着色,色泽鲜艳,果肉较硬,含糖量最高。
    5、完熟期:果实完全着色,肉质变软。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
    番茄是喜温性的茄果类蔬菜,适合在月平均温度为20-25℃的季节里生长发育,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为10-35℃,但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及反应是有差异的。种子发芽的最适温为28-30℃,最低为11℃,最高35℃,低于11℃容易造成烂种。幼苗及植株生长最适宜的昼温为24-28℃,夜温为15-18℃。低于10℃,生长量下降;低于5℃,茎叶停止生长;-1℃—-2℃时遭受冻害。幼苗如果通过人为的低温锻炼,可以增强本身的抗寒能力,一般能长时间忍耐5-6℃的低温,甚至还能短时间忍受-3℃的低温。开花期对温度的反应比较敏感,以昼温20-30℃、夜温15-20℃为最适宜,低于15℃或高于30℃,都不利于花器正常发育,易造成落花。果实发育期适宜的昼温为25-30℃,夜温为13-17℃。温度低,果实发育速度减慢,转色迟缓。绿色果实经8℃以下的低温处理,番茄红素合成受到干扰和破坏,以后再给以适宜温度也不再转红。昼温超过30℃,果实发育速度虽加快,但坐果数减少,落果率增加,番茄红素的形成也会受到抑制,果实色泽不艳。
    根系生长的适宜土温(5-10厘米土层)为20-22℃,低于12℃根系生长受阻,根毛生长停滞。一般以土温稳定达到12℃时,作为当地番茄露地定植的适宜期。
在温度管理上,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物质的制造;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弱呼吸作用,减少养分的损耗,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促进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光照
    番茄属中光性植物,对日照长短的要求比较宽,每日以16小时左右的光照条件为最好。番茄光饱和点为7万勒,一般应保持3-3.5万勒。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花芽分化正常,结果多,产量高;光照不足,茎节细长,叶片变薄,叶色变浅,花芽分化时间延迟,花质变劣,容易落花落果。
水分
    番茄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虽然需水量大,但由于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地上部茎叶又属半耐旱性作物,不耐涝。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仅为40-50%,土壤湿度在60-80%。在植株生长与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一样。
    1、发芽期:为保证种子发芽整齐,出苗一致,必须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因此,要求播种床或育苗盘要浇足底水,使其含水量达到饱和。
    2、幼苗期:幼苗期营养体较小,总需水较少。由于根系小,吸收力差,所以要求土壤水分保持在较高水平。一般认为,苗期的土壤湿度以60-70%为宜。如果湿度过大,通风不及时,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引起苗期病害。
    3、果实膨大期:植株正处于枝叶生长旺盛和果实膨大时期,总需水量比苗期显著增多,土壤湿度以85-90%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以45-65%为好。土壤过于干旱,不但会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而且因土壤中溶液浓度的提高而阻碍根系的正常活动,造成大量落花,群众把这种因土壤干旱而造成落花的现象称为“旱崩花”。土壤湿度过大,尤其在苗期和开花期,在氮肥施用量较多和光照强度不足的条件下,植株容易徒长,节间伸长,也容易引起大量落花,群众称之为“湿崩花”。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太大也容易引起病害发生。
    4、盛果期:果实发育快,这时气温又较高,植株蒸腾量大,水分供应不足或不及时,都会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因此,此阶段的水分管理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忽干忽湿。
    土壤与营养
    番茄根群发达,但吸收能力弱,对土壤的要求不甚严格,为获得高产,应尽可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和PH值为6—6.5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番茄对土壤通气条件要求较高。土壤空气含氧量达10%时,生长发育良好;低于2%时,植株会枯死。因此,低洼易涝地及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种植番茄。番茄在生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主要为氮、磷、钾三要素。氮素可促进枝叶生长,叶色增绿;磷能促进幼苗根系发育,提早开花结果,改善果实品质;钾可增强植株本身的抗性,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若要生产1000千克番茄,需从土壤中吸收3.5千克氮(N)、1千克磷(P2O5)和3.8千克钾(K2O)。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