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菜农困境引发的思考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269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1-5-24 22: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全国各地都发生了菜贱伤农事件,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菜农自杀的极端案例,令人伤感,发人深思。人们议论纷纷,讨论原因:有把矛头指向超市的,说高额的入场费导致层层加价,使菜农成为最受伤的弱势环节;也有指责运输成本过高,最终酿成菜烂人死的悲剧。它们都指向了悲剧的“嫌疑人”,但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本案没有被告”!
  笔者认为,菜贱伤农背后有复杂的综合因素。记者不久前在湖北采访中就听到基层合作社反映,为推动地方农业发展,今年有些地方政府鼓励农民种植圆白菜,结果造成当地圆白菜过剩;更深层次上讲,菜农的境遇反映的是我们产业结构多年的积弊。城乡二元结构下,农业的弱势地位始终没有根本改变,加之通胀因素,农民想博一点收益,就要冒跟风的风险;另一方面,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稍有风波起伏,小舢板难御大风浪。

  农资作为种植业的上游,与农业休戚与共。因此,现在蔬菜种植业的困境也启发和要求我们农资行业与农业生产领域加强合作,探索出新的发展之路。事实上,近年来农业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笔者在江苏了解到,许多浙江的熟练技术农民集体到江苏北部承包土地开展经济作物种植,他们人抱成团、地连成片,增强了抵御风险的实力;同时还有在城市里开超市的商户到郊区农村投资承包土地,进行蔬菜种植。这种变化也带动了农资企业参与其间,共同发展。徐州一农资经销商说,他们到我这里一次定了5000元的农药,有严格的合同,我的经营实力和管理水平必须提高,更有生产企业直供他们,双方都受益。在湖南衡阳,笔者看到,安邦农资作为农资流通企业直接参与承包土地,还为种植大户提供一条龙的种植服务,从育秧、播种、施肥、撒药,到收割、烘干,再加上农业保险,向农民提供了全农业产业链与金融保险结合的新型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技术难题,还转移了农业风险,为农户提供了保障和信心。无独有偶,东北庆丰农资创造的“克山模式”也是在服务“三农”中发展了自己。

  在以上这些地区,菜贱伤农之类的事情鲜有耳闻。为什么?因为农业和农资环节实现了全新的结合,借助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资源、服务优势,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中国之大,农业发展必然呈现多样性,但不论南北、无分西东,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是必由之路,土地流转是必要途径。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农业才能转型升级;农资企业也只有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才能成就更宏伟的事业。
Are you my Snowman?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