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9267 | 回复数:4
高产杂交油菜品种甘杂1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2018-10-05 08:03 技术/安全/生育 甘杂1号 甘杂1号是育种者:陕西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用品种3131A×3116C 选育而成的油菜品种。 中文名 甘杂1号 界 植物界 科 十字花科 属 芸苔属 种 芸苔 品 种 甘杂1号 目录 1 GPD油菜(2017)610184 2 甘审油2012003 GPD油菜(2017)610184 特征特性:甘蓝型三系杂交种,中熟,冬性。全生育期240天左右,株高150-17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10个,单株角果350-400粒,角粒数25-27粒,千粒重3.5克。心叶深绿色,叶片厚被蜡粉。经陕西省农产品检测站测定,芥酸含量0.8%,含油率41.6%。春季抽苔开花迟,花期集中,灌浆速度快,丰产性好,耐寒耐旱,抗病毒病,耐菌核病。耐寒耐旱、抗裂荚、抗倒性较强。第1生长周期亩产165.09千克,比对照单杂1号增产14.14%;第2生长周期亩产239.68千克,比对照单杂1号增产14.31%。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亩施硼肥1千克。2、播期:直播9月15日~20日播种。3、合理密植。旱地亩留苗8000~10000株,水地亩留苗6000~8000株。4、在甘肃、陕西北部、河南北部及山西要适期早播,保证冬前12~14片叶子,以便安全越冬。在越冬前适时灌水,培土壅根,开春促早发。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陕西洛川以南渭北塬区海拔800~1100米地区及同类生态区,甘肃天水、陇南两市干旱、半干旱、浅山山区(海拔1700米以下)及川道地区种植。 注意事项:在越冬前培土壅根防冻。播种时不宜过早,注意墒情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 甘审油2012003 审定编号:甘审油2012003 品种名称:甘杂1号 品种来源:以3131A为母本,3116C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 审定情况:1997年陕西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甘蓝型冬油菜杂交种。生育期在天水、陇南地区280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片深绿色,有蜡粉,叶片较大,叶柄短,裂片2—3对。株高160.0厘米左右,花瓣大、黄色、侧叠。角果扁粗、皮厚,长7.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2.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30.5个,角粒数27.5粒,籽粒深褐色,千粒重3.5克。含油率40.68%,油酸52.7%,亚油酸27.8%,芥酸3.99%,硫苷142.6微摩尔/克。田间调查中感菌核病,发病率为48.3%,病指为37.1。 产量表现 在2009-2011年甘肃省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200.17公斤;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4.28公斤。 栽培要点 播期,南川道地区8月25日—9月5日,浅山地区8月10日-20日,种植密度每亩1.2—1.4万株。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亩施碳酸氢铵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并注意播种时墒情较好,可用2.5公斤左右尿素做种肥。 适宜范围 适宜在陕西省天水、陇南两市的干旱、半干旱、浅山山区(海拔1700米以下)及川道地区种植。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