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7183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0-10-29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番茄早春塑料大、中、小拱棚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番茄是河南、河北、辽宁、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等省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在春提早栽培中,各地的方法虽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一样:争取早上市,取得好效益。但在近几年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暴露出种植技术上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早熟栽培选中晚熟品种 部分菜农只看包装袋上介绍叶茂、杆粗、果大、产量高,而不知其多数无限生长型晚熟品种,在早春种植,往往成熟较晚,成熟期不集中,极大影响了效益,其他人都开始卖了,他的还没成熟,等他的番茄上市时,价格也下降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一季吃亏,这是选择品种误区,要特别注意。

     2.第一穗果成果数量少且裂果多 究其原因多是育苗温度低造成的。菜农常用育苗方法是低温长苗龄育苗法。番茄花芽分化期2-4片叶是决定果穗中番茄数量多少的关键,生育上要求12℃以上高温方能顺利通过。番茄1-2穗果花芽分化的时期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苗床温度较长期低于12℃,所以第一穗果多发育不好或出现畸形,表现裂果多、坐果稀。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高育苗设施的保温性,或利用地热线和其它加温设施,想法提高苗床温度,确保夜温不低于12℃。

     3.种植密度大,果小膨果慢 早春番茄提倡稀植,合理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000株左右,才能生产出商品性好的番茄,而很多菜农在留苗时总多留些,认为苗多高产。其实早春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合理稀植才能高产。据测定,每平方米2株番茄,植株营养体消耗光合产物为50%,果实利用可得50%;如果每平方米栽4株,其营养体消耗光合产物为70-80%,果实仅能利用20-30%,密植反而产量低,植株之间还会因争阳光向上徒长,通风不良易染各种病害。

     4.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 在棚室番茄栽培的管理中,多数人认为植株旺,长势好,其实水多叶旺,根必浅,营养不全产量低。开花坐果前,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产量反而低。克服办法:一是在幼苗期掌握弱株深根,控水控株促根,使地下部吸收光合产物占60%左右,中后期地下和地上各吸收量占50%;二是前期株体消耗营养量占60%,生殖生长占40%,中期各占50%,后期生殖生长占60%-70%,营养生长只占30%-40%,即保证前期有一定的同化叶面积,后期拉大昼夜温差控蔓促果,提高产量。株蔓过旺必然影响产品的营养积累,光合产物消耗大,产量就差。

     5.不正确施用抹花激素引起裂果及畸形果 花期施用2.4-D涂抹花柄,提高坐果率,使用浓度与环境条件温度有关。大棚番茄温度低时必须使用生长调节剂保花保果,但使用浓度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根据温度变化调整使用浓度。一般温度越低兑水越少,药液最好是当天用当天配,剩下的药液放在阴凉处密闭保存。配药时严格注意浓度,过低效果差、过高易产生裂果畸形果,药液中一般都要加入蓝潮或特立克,可预防果部灰霉病。沾花时应避免重复处理,药液应避免碰到嫩枝嫩叶上,否则易产生药害。坐果激素处理花序的最佳时机是花朵全开期。

     6.防病治虫问题 多数农户防病意识差,早春番茄叶霉病、灰霉病蔓延快,为害重,而多数菜农前期不见病不喷药,等到发现病害发生才去用药,结果往往效果差。正确方法是前期应注重防病,才能确保丰产丰收,相反的一种现象是在番茄生长中后期每隔2-3天打一次药,认为打的勤病毒还蔓延这么快,不勤打药就会毁秧。其实,这段时期勤打药既干扰作物的正常合成碳水化合物,又不利于植物体产生抗生素,抗病能力反而下降了。克服办法:一是将病认准,选对药,最好是选含铜、含锌剂,既能杀菌又能增强植株抵抗病菌浸入的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生长;二是改善生态环境,高湿株多、枝繁叶茂、通风不良的生长环境中,即使天天打药效果也不见得好,应疏叶降湿管理;三是土传菌引起的死秧,应在苗期注重用药预防,苗期染病,后期发作,忽视了病原,病菌已浸入植物体,勤打药效果也不好。

     还有一个问题是乙烯利催红问题,近年来,多数大棚种植户都用乙烯利液来催红,这本身是不主张使用的一种方法,但生产上对乙烯利的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虽然变红快,但也出现了色泽不正、果肉发软,影响食用品质,对于生产无公害蔬菜来讲最好不用或少用,就是用也要减少用量,一斤水最多兑3-4毫升乙烯利。

     针对早春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总结了早春棚室番茄的种植技术如下。

     1.品种选择 在早春保护地番茄的种植中,品种选择是关键,选一个好品种就等于播下了丰收的希望。这一茬番茄对品种要求比较严格,既要求早熟、耐低温、果形好,又要求红熟速度快,收获集中。河南农大豫艺种业近几年经过反复筛选,推出的粉都丽人二号、粉都金冠王、金粉二号等品种,在郑州郊区、商丘、周口、焦作、南阳、平顶山等地进行了试种推广,均表现优秀,早期产量高、效益好,已成为很多地方的主栽品种。

     2.培育壮苗 大棚多层覆盖栽培的番茄在12月中下旬育苗;大棚单层覆盖在元月中旬;中、小拱棚在元月下旬。温室育苗采取二段育苗法,苗子二叶一心时,苗移栽于10×10cm的营养钵中。要点:①提倡加温育苗,保证番茄在二叶一心到四叶一心时茎粗2mm,夜温不低于12℃。②提倡大营养钵育苗,确保在定植时番茄苗子健壮,7-8叶片,带大花蕾,这也是壮苗的标准。

     3.定植 定植苗要选现蕾的大苗、壮苗,这是早熟的基础。在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棚内平均气温稳定在5-8℃时即可定植,大棚多层覆盖的在2月中旬,单层覆盖的在3月上旬,中小拱棚在3月中旬。要点:①合理密植,适时早栽,但不可盲目提前。②定植前4-5天要对苗子进行喷药,一般用好意或百菌清,避免在缓苗过程中感病。在喷药时加入“生根壮苗剂”,可促进多发新根,加速缓苗。③定植时要注意提前两天先在定植穴浇水,待地温升起后定植,促进缓苗。④定植后待苗子缓过来后再浇水,忌大水漫灌,容易造成地温很长时间升不起来,引起沤根和病害。

     4.田间管理要点 ①勤中耕,增温保湿,促根控秧培养壮棵、防旺长。②无限型品种采用单干整枝,即只留主杆其他侧枝全部抹去,自封顶品种(如金粉二号)采用双干整枝,即保留第一花序下面的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打掉。③坐果前酌情控水、控肥、控制旺长,严禁第一穗果坐稳前浇水,第一穗果长成核桃大小时,打掉第一穗果下部的老叶,以利通风。④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加强放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棚内湿度过大易发生各种病害。当第一穗果长到正常大小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0kg,尿素5kg。以后每坐住一穗果,结合浇水冲施1-2次速效复合肥。春大棚番茄可留6穗果左右。⑤用合适浓度的番茄坐果灵喷花或蘸花,减少畸形果发生。⑥白天温度不宜过高,夜间温度不宜过低,即白天25-28℃,夜间15-16℃,防止白天气温超过30℃,夜间气温低于12℃。⑦及时打顶,早春番茄价格前高后低,每多留一序果,上市时间推后一星期,一般采取4-5穗果打顶,效益和产量均可兼顾。⑧合理利用乙烯利催熟。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0-10-29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实用滴还是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