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在土地上“种”文化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673 | 回复数:1

联盟版主 发表于: 2014-1-10 1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新农村财富 于 2014-1-10 13:40 编辑

创意农业:在土地上“种”文化

《新农村财富杂志》

翠月湖镇破解农技难题催生特色都市农业
       翠月湖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人均耕地面积约0.8亩。人多地少是制约全镇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如果继续搞传统农业,显然没有出路。而要在很少的土地上搞出名堂,农业科技的“1公里”问题又是严重的制约因素。
    近年,翠月湖镇把农业科技的“最后1公里”当成攻克目标,以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为助推器,催生了独具特色的都市农业——创意农业,为全镇的农业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道路。

建吸引型服务体系:让农业科技“化”在土地里

    像所有乡镇一样,翠月湖镇也挂有一块“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牌子,实际上是市农发局的“派出”机构。服务站有8名工作人员,主要履行农业生产的监督和管理职责。而翠月湖镇有1.5万人口,耕地面积1万多亩,单靠服务站,显然不能把农业科技有效“化”在农民的土地里。
    为了真正突破农业科技的“最后1公里”瓶颈,翠月湖镇摸索一整套新理念:建立”吸引型”农业服务体系,走”大农业的”循环之路,用商业思维谋划农业,用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提升农产品价值。为了有效地破解“一公里”难题,2011年建立了农业精英“沙龙”。2013年正式注册民间性质的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由“服务站”系统收集、甑别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给“中心”,让“中心”不断吸收种养”土专家”,将这些信息“撒”向农民的土地。农业科技,便走上了互动性“最后1公里”。
    “中心”立足翠月湖镇,辐射全市。各成员可谓是泥土上的领军人物,每个月组织种养殖能人和职业经理人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和交流,传播新理念、吸收新知识。
    “中心”诊断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将及时解决,提前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帮助农户筛选种养殖项目,避免农户盲目种养植,规避市场风险;
    “中心”创办了《创意翠月湖》小报,为农户提供人才学、成功学、农业理念、科技知识服务。
“服务站”站长王天祥告诉记者,“中心”的成立,有效解决了“服务站”功能不足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从另一个方面说,“中心”是对服务站的有效补充,“中心”大大增加了“服务站”的“重量”,使其能够“下沉”到农民的土地里。
    “中心”的这一系列“组合拳”,有效地使农业科技在农民土地里“融化”,并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种植大户蒯世军,通过“中心”的培训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2012年种萝卜收入达1000万元;养殖户代俊阳,通过“中心”的培训和受《创意翠月湖》小报的启发,母猪配种受胎率达82%以上,他说,他要用5年时间使生猪养殖的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该镇祥侬蛋鸡养殖场,利用“中心”提供的蝇蛆饲养信息技术,产生了创业冲动,大力发展蝇蛆饲养生态蛋鸡,2012年被成都市农委评为“成都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户自觉加入到了“中心”里来,很多人在种养殖方面遇到问题都喜欢打电话向“中心”咨询,或在培训会上提出,而“中心”技术人员总是“认真诊断给处方”。
农业科技在土地里“融化”,使翠月湖镇的土地有了“科技文化”的意蕴。

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让土地“嫁接”上市场,增加附加值

    科技创新,让翠月湖镇的土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在此基础上,该镇提出了“创意翠月湖”的新理念。
该镇有关负责人说,“创意翠月湖”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彻底颠覆传统农业模式,让都市农业大市场直接开到田野上来,为翠月湖镇的土地注入更多活力,让老百姓持续增收。
蔬菜盆景是翠月湖镇农业的创意之一。目前,全镇有两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00多户农户从事蔬菜盆景创作。走进翠月湖镇,蔬菜盆景展示区无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萝卜盆景、莲花白盆景、莴笋盆景……老百姓司空见惯的普通蔬菜,经农户的一双巧手变成了美轮美奂的蔬菜盆景。今年我市的“山货节”上,翠月湖镇农户“出品”的一盆小小的萝卜盆景,卖了360多元。而蔬菜盆景展示区除了展示功能外,更重要的是直接“嫁接”上了市场。
    龙图腾家庭农场是翠月湖镇农业的又一大创意。功能齐全的“龙图腾”家庭农场已经开始运行。该农场占地105亩,是一家以创意农业为理念的农业家庭农场。以原生态的循环农业方式发展种养殖业,突出主题性、体验性、教育培训、展示性、示范性,农场主童有富说:“农场分为种植区、养殖区、娱乐区三个部分,市民在这里,可以过一把‘都市农夫’的瘾。”
    特别要说的是农场的“展示性”,“龙图腾”家庭农场的展示基地不仅展示当地农副产品,也要展示全市农副土特产品,而这一展示,又让市场开到了田野上。
    无论是蔬菜盆景和还是家庭农场的创意,这样的“风景”还有在不断孕育着,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翠月湖镇已经在对发展乡村旅游进行科学规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走,到翠月湖耍!”就会成为人们休闲的“口头禅”,翠月湖镇也会向人们展示更迷人的“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农耕魅力。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回头提到翠月湖镇的农业科技服务。其实,全镇的创意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服务都是“如影随形”,绝大部分蔬菜盆景制作户和农场主,其实都是“中心”的“学生”。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农业科技在土地里的有效“融化”,哪来翠月湖镇的智慧创意?
    翠月湖镇的创意农业,在土地上“种”出了内涵丰富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创意文化、科技文化、市场文化、理念文化等,这些“文化”,把传统农业的理念和模式彻底颠覆了,还是那方土地,呈现出了不同的收获和风景。
    而这一切,突破农业科技的“最后1公里”是关键。这样的突破,为翠月湖镇的“创意”立下了汗马功劳。
也许,翠月湖镇农业科技的“最后1公里”才刚刚迈开步,前面还要付出很多艰辛,还有更多的农业科技理念需要在土地里“融化”。只有把“最后1公里”变成“互动吸引型才能零距离”,田野的活力才会被充分激发出来,翠月湖镇,才会真正“创意十足”!

发表于: 2014-1-10 15: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意,学习了,谢谢分享。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