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338 | 回复数:2
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为十七种,其中中微量元素为十一种,包括中量元素四种(钙、镁、硫、硅)微量元素七种(硼、铁、铜、锌、锰、钼、氯),当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后植物就会患上生理病害,植物不能正常生长,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微量元素亩用量较少,少者亩喷施用量仅为5-10克(毫升)左右,但却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形象的称微量元素为肥料大餐中的“食盐”和“味精”,因微量元素与作物的健康、产量、品质关系密切,使用后治愈了困扰作物的“疑难杂症”,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大幅的提升,被众多农户奉为灵丹妙药,基于进一步提高产量的考虑,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众多农户一扫往日对微量元素的“不屑一顾”,认识上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农户开始增加微量元素的使用种类、使用次数、使用浓度并缩短使用频率,于是出现了众多滥用微量元素的现象,由此带来了作物减产、残留超标等新问题。如今,微量元素滥用之风依然盛行,由此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增加,应引起众多农资产销单位的重视。 众所周知,缺少微量元素后会作物会患上生理性病害,表现出缺素症状,进而影响到产量和品质,需要注意的是,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都有一定的限度,微量元素的使用量不是多多益善,超量使用则有害无益危害增多,微量元素补充过量同样会出现营养失调,同样会发生生理性病害。微量元素过剩后细胞原生质细胞受到破坏,其他必需元素的吸收也会受到阻碍,作物通常表现为生长停滞、严重的会死亡。常表现为叶片黄白化,褐斑,边缘焦干;茎、叶畸形,扭曲;根伸长不良,弯曲,变粗或尖端死亡,分枝增加,产生畸形根;果出现坏死斑、果面粗糙、果点增大,并有畸形果产生。症状出现的部位因元素移动性不同,一般出现症状的部位是该元素容易积累的部分。这点与元素缺乏症正好相反。大多数微量元素的过剩症都出现黄化症状,这与元素间的颉颃作用有关,如锰、铜过量,铁的吸收会受到抑制,有研究证明,锰、铜的过量有时以缺铁症出现;铁、锌过量抑制锰的吸收;锰过量抑制钼的吸收。笔者2009年就曾亲自经历过一起因为瓜农错误操作导致的西瓜硼中毒事件。 2009年,笔者在河北省石家庄某县西瓜区推广颗粒状硼肥(成分硼酸钠盐,含量15%)。据瓜农介绍,当地有用硼砂的习惯,每亩使用1-2公斤,一般是在翻地前全田撒施,使用后没有看到明显效果,硼砂在这个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西瓜所表现出来的缺硼症状很明显,此时需要一种高效的硼肥进入市场,这个市场便成为了我重点跟进的市场。通过对这个市场进行了解,我会同技术人员定出了硼肥的两种使用方法,一是,在翻地前直接撒施500-800克;二是,在移栽前放入穴中,每穴用2-3粒(颗粒较为均匀)浅覆土后放入苗钵,经测算,采用第二种的定向用肥方法,硼肥亩用量能减少到250-300克左右,可减少瓜农近一半的使用成本,瓜农对此十分欢迎。因为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前期推广销售活动一切进行的都比较顺利,我及合作伙伴都信心满满的等着瓜农那里传来丰收的喜讯。 在西瓜出苗后20-25天左右的时候,一个电话打破这个平静,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零售店老板在电话里说“经理,不好了,出大事了,用了咱们硼的出问题了,现在就是伸不开蔓,叶子也焦黄焦黄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们的硼肥是不是假的啊?快过来一趟吧。”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让人手足无措,既然有问题就要面对,不管是谁的问题,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最重要。接完电话,我就仔细回忆零售店老板所描述的每个片段,开始分析这个事情,列出了可能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十大因素,逐一分析,逐一排除。对于所推广的产品,我是十分有信心的,国外供应商口碑很好,对质量要求严格,且每批进口都有海关的检验还有公司技术中心的品质检测,质量的问题完全可以排除;今年所推广的这个方法在其他区域都应用多年,比较成熟,推荐的使用方法不会存在问题;零售店老板一直强调,使用过的就有问题,没有使用的就没有问题,看来硼肥是难脱干系,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就在瓜农的实际使用方法上。 于是,第三日,我赶到了这个村,零售店老板将我带到一处地头,情况正如老板所描述的那样:蔓一直不展,蔓比隔壁地块要短至少一半,叶子小而且厚,叶脉凸起,叶片皱缩,叶边都是金黄的,如同镶着金边。我初步判断,这极有可能是硼中毒。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没有经验,不好直接判断,没有真凭实据很难说服情绪激动的瓜农。问瓜农,硼肥如何使用的,答曰:就按照你给我说的办法用的。至此,从瓜农和零售店老板口中已经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了。我找到发病最严重的一颗瓜秧,小心的把土一层层扒开,在根系下边清晰的看到了一撮硼肥颗粒,虽然已经部分溶解,但仍可以清晰的看到有近20粒,已超出推荐使用量的20倍,而且颗粒上没有覆土的痕迹,可以清晰的看到,根系已经直接与硼肥接触,导致西瓜出现中毒的原因终于找到了,瓜农也认同是他们在使用中出了问题。事后了解到,这户瓜农是请了本村的邻居帮忙撒肥,邻居没有使用过这种肥,认为一个穴只放2、3粒会不会没有效果,于是擅自加大了硼肥的使用量并且省去了覆土的环节,实际亩用量达到了500-600克,超出了推荐用量的一倍左右。 找到了原因,开始着手进行救治,陆续采用了大水漫灌、叶面喷洒调节剂、冲施果蔬钙肥(糖醇螯合钙)的办法,一系列做法后,症状得以缓解,苗势逐渐转好,长势增快。据零售店老板介绍,到最后采收时,产量还是受到轻微影响,成熟期有所推迟,但使用过硼肥的西瓜,明显比其他地块的甜,卖价比其他人家要高一些,瓜农表示还会继续用,会吸取教训严格按照科学的办法用。 因微量元素的超量使用造成果品蔬菜中金属物超标的事情时有发生,曾有媒体报道,国内某处水果种植基地出口水果时遇到铜超标的情况,导致出口受阻,原因竟是果农在种植过程中为了治疗细菌性病害及矫正缺铜症状超量使用含铜农药及肥料。 为了更好的利用微量元素,杜绝微量元素的滥用问题,减少因超量使用造成的损失,在微量元素使用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坚持“全元补充、循序渐进、逐次增量”的用肥原则。当前,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更多是定性,难以做到定量,判断中微量元素的缺乏更多是依靠技术人员或农户的种植经验,可以较快捷的确定缺乏的种类,但某种元素缺乏的量却很难判断。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坚持“全元补充、循序渐进、逐次增量”的用肥原则,即使用含有多种中微量元素的肥料,首次使用时用最小浓度(最大稀释倍数),根据作物补肥后的表现,决定下一次的用量,若缺素症状有矫正,但仍没有彻底矫正,就需要在下一次使用时增加用量。 第二,选择安全高效的肥料品种。市场上中微量元素品种众多,选择安全高效的品种至关重要,中微量元素(金属元素)多以螯合态形式存在,虽同为螯合态,但螯合体不同,在使用中所表现出的效果和安全性也会有较大差别。如近几年备受热捧的甘露糖醇螯合肥和EDDHA螯合肥在实际使用中就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土壤基施肥料应兼顾速效性与持效性,更应侧重持效性。当前,国内有企业在推广销售“五合系列”微量元素肥料,即是将某种元素的五种有效形态进行优选组合,在确保含量的基础上,综合各形态肥料的释放规律进行科学配伍,真正做到了微量元素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均衡供给,确保前期不缺肥,后期不脱肥,实现了速效与持效的有机结合。 第三,在作物敏感时期注意使用浓度及混配性。在作物的苗期、初花期、幼果期需要严格控制微量元素的浓度。同时,需要关注肥料的混配性,微量元素肥与其他农药及肥料混合后若出现分层、变色、絮状物、结晶沉淀等不要再使用。 肥料是把双刃剑,科学适量使用可以保证作物健康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超量使用则会损害作物健康,影响产量和品质,现阶段,更应科学合理的为作物补充微量元素,遵循平衡营养均衡补充的原则使用微量元素肥料。 同时也需要大家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更好的帮助肥料的肥效达到最大, 郑州卓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厂家,想要了解对肥料的作用和复配技术可以联系 QQ:984231281 扫描二维码: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