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超对接,还不如马路卖菜?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267 | 回复数:3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10-11 16: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亏大了,流转300亩土地前前后后投入了近百万,但是上半年只收回了十几万。”山东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井家村的家庭农场主蒋士东讲,今年菜贱,冬瓜六分钱一斤,茄子四分钱一斤,“心里整个儿的都凉了。”
  9月29日,在济南市物价局网站上看到,当天集贸市场上除大白菜0.9元之外,其余菜价全在1元以上,茄子价格为1.2元每斤。地头菜贱、市场菜贵,蒋士东心里忿忿不平,“差价都让菜贩子给挣去了。”既然中间环节催高了菜价,也减少了自己的收入,那蒋士东们自己进社区,对接市民,砍掉中间环节不就可以了吗?对此,蒋士东表示,“很难”。
  农社对接,究竟难在哪儿?
    销量不稳定 资金投入大
  唐王镇是济南有名的大白菜产地,作为连续两届的大白菜状元,蒋士东种植有方,去年他流转了300亩地发展家庭农场,种的多是大白菜、冬瓜、萝卜等大路菜。“老百姓种菜,就图一个产量,一个销路”,蒋士东说,产量上来了,销路打开了,种菜就差不了。但今年,20块钱一车的茄子都没人要,蒋士东傻了眼。
  今年上半年,济南市农业局专门针对农社对接做了一次调研。唐王镇作为近郊最大的农业乡镇,拥有耕地7.2万亩,其中蔬菜面积近2万亩(设施蔬菜0.5万亩,露地蔬菜1.2万亩),全年蔬菜播种面积4万余亩,主要种植大白菜、黄瓜、番茄、白萝卜、茄子等几十种蔬菜,年产量达1.6亿公斤。
  为解决“菜贵伤民、菜贱伤农”问题,唐王镇以本地蔬菜合作社、基地和园区等牵头,与相关超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蔬菜供销关系,两年来,虽然为本地菜打开了一定销路,但供销双方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大部分合作社对开展“农社对接”没有多少积极性。
  “缺钱啊!”蒋士东说,开展“农社对接”,在社区设立直销店,需要经营场所、运输车辆、冷链运输设施,不仅在起步阶段一次性投入较大,而且运营也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都难以承受。对于投入多且没有回本的蒋士东来说,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做。
  “另外,农社对接销售看似能增加种菜人的收入,但是销量不稳定,在社区里卖菜不一定哪天卖多了,哪天少了,这和菜贩子的稳定订购不一样。菜卖不完有冷库还好,没冷库就只能烂掉。”蒋士东说,除非能够稳定下来销量,然后园区再根据要销售的菜定量种植,否则风险太大。
    中间环节取消了吗?
  “农社对接这块,我们在做着,但是说实话,积极性真提不上去。”历城门牙景区旁边的虹禾谷生态农业观光园里,“女掌门人”杨晓燕的哥哥杨大勇打开了话匣子。
  “说句实在话,搞这个农社对接,还真不如卖菜的大爷自个而弄个三轮到大马路上卖菜呢。”虹禾谷生态农业观光园现在和一个小区合作对接,开办社区直营店,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卖的菜不多,但养的人不少,一个主管,一个收银,再有两个服务员,四个人一个月工资也有一万多元,根本没有利润。”杨大勇说。
  在杨大勇看来,无论是农社对接还是农超对接,其实都是做一件事,就是自己把菜送到市民手里。这看似打消了中间环节,但其实只是中间环节的形式变了,没有了采购商,经销商,但有了超市,多了进场费、贴牌费、服务费、打折等中间环节;而进社区布局不像开电器店,农产品本身利润薄,周期长,但前期的投入却一分不少。
  “我们现在主要是在做会员制采摘。”杨大勇说,“这其实才是真正取消中间环节,让蔬菜和市民真正无缝对接的一种方式。我们现在的会员分夏冬两季,分别以150元和180元的价格定期向会员家里配菜,会员也可以直接来采摘,看我们的种植流程,享受一下农家乐趣。”
  据杨大勇说,现在虹禾谷的采摘一年可以收入一二百元,这也是园区现在主要的收入来源。
    期待更多政策利好
  “我们公司对土豆、胡萝卜等的需求量较大,在蔬菜采收后的贮藏过程中,不能有效保证产品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出成率,降低了产品的品质;在储运过程中,也很难做到全程冷链控制。另外,由于本地区蔬菜品种种植的局限性,我们采购的蔬菜在种类、品种、规格等方面不能够很好的满足生产需求。”济南海之舟食品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表示,现在他们正打算建立自己的蔬菜基地。
  对于济南“菜篮子”历城区而言,2013年蔬菜播种面积35.6万亩、蔬菜总产量112万吨、总产值12.5亿元。从销售方式看,就地批发销售占到48.1%,超市仅占4.1%,农贸市场占4%。
  虽然农超、农社对接规模还小,但也有成功的案例。在历城区有9家企业、合作社建有直营店,其中蔬菜生产加工单位占3家,历城区月亮湾旅游度假专业合作社在市区建有直营店4个,年销售收入300万元,济南庄氏食品有限公司作为蔬菜加工型企业,年生产销售韩式泡菜400万公斤,有直营店100余个,主要是在超市内设专柜。
  “农社对接喊了两年,但是具体方案还没有出台。在社区建立直营店现在还有很多手续要走,以后能否免收检验检测和卫生费用,在选址建店、信息服务、用电用水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采访中,有企业主这样建议。
  农业普遍利润低、周期长,在资金投入上都会有一些困难,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可以设立“农社对接”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合作社建设门店、租赁场地、购置冷藏设施设备和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给予农社对接超市税收优惠。

黄杰兰QQ510704014
发表于: 2014-10-11 16: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其实很难
发表于: 2014-10-12 09: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容易
发表于: 2014-10-15 08: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农超对接以后肯定会对接
做个新时代的农资人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