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疫病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358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5-1-31 11: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名:   PaeoniasuffruticosaAndr.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属毛莨科落叶灌木。是我国重要药用植物。主要以根皮入药,中药称丹皮、牡丹皮。具清热凉血、活血行瘀之功效。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及黄河中下游地区。
  症状:
  主要为害茎、叶、芽。茎部染病初生长条形水渍状溃疡斑,后变为长达数厘米的黑色斑,病斑中央黑色,向边缘颜色渐浅。近地面幼茎染病,整个枝条变黑枯死。病菌侵染根颈部时,出现颈腐。叶片染病多发生在下部叶片,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变黑褐色,叶片垂萎。该病症状与灰霉病相近,但疫病以黑褐色为主,略呈皮革状,一般看不到霉层,而灰霉病呈灰褐色,长有灰色霉层。
  病原:
  Phytophthoracactorum(LetCohn)Schrot.称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无性态产生的孢子囊单胞无色,椭圆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大小5l~57×34~37(μm)。该菌菌丝中部能形成厚垣孢子,存活期很长。有性态产生球形卵孢子,浅褐色,大小27—30μm。气温15—25℃,相对湿度较高时,孢子囊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厚垣孢子一般需经过9—12个月才萌发。该菌发育适温25℃,最高30℃,最低l0℃。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冬,翌年高夫牡丹生长期遇有大雨之后,就能出现一个侵染及发病高峰。连阴雨多降水量大的年份易发病,雨后高温或湿气滞留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选择高燥地块或起垄栽培,防止茎基部淹水。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集中处理,病穴用生石灰或43%甲醛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淘农农药进行消毒。
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5-1-31 12: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