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瓜的管理秘笈!不看吃亏!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573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5-9-12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果黄瓜,又称无刺小黄瓜。近年来的需求量呈现上涨趋势,菜农也因此获得了相对高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高,是因其量少和管理的难度高,在此,菜农之家联合社专家分享一下水果黄瓜的管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旨在提升菜农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影响该类黄瓜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病虫害等诸多因素,现将管理要点提示列举如下:
1.温光调控
黄瓜为喜温蔬菜,对温度的要求相对宽松,常用温度范围为15-32℃,极限耐受低温为5℃(无刺小黄瓜的耐受温度常规为8℃),耐受高温为40℃。温度管理是蔬菜高产与否的重要因素,管理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调控是决定是否高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温度的管理调控。
温室黄瓜和无刺小黄瓜的管理过程中,应注重温度调控,适宜而不过为。如在冬春茬(一大茬)栽培过程中的“炼苗”阶段,温度控制适可而止,不宜操作温度过低;若“炼苗”过狠,温度应用过低容易出现因低温引起的低温障碍现象(叶片黄化或叶片“鱼鳞状”),影响植株整体长势和产量。若越夏栽培,管理措施不足,易引起棚室温度过高,出现植株长势弱或早衰、病害严重等现象。这些证明了温度不适,引起的植株生长反常现象,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注意和加强调控。管理过程中,建议实行“定温管理”,根据个人棚室的实际情况,合理掌握温度,创造适宜植株生长的有利条件,打好高产基础。日常管理应及时擦拭棚膜污物,保持棚膜良好的透光性和形成棚室良好的受光条件。冬季遭遇连阴天或雨雪天气时,草帘或保温被的揭开,应循序渐进,慢慢见光,避免久阴乍晴后的突然见光,防止植株出现生理性的失水萎蔫。
2.湿度
通风量的大小和浇水的控制是对棚室湿度影响比较大的两个因素。尤其是浇水过程中的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比较大。菜农朋友在浇水过程中,往往依据浇水时间间隔的天数和植株状态作出基本判断,虽然符合基本管理原则,但缺乏科学依据。
浇水的日常进行采取“三看”的原则进行,即看天、看地、看植株:看天,是指及时收看天气预报,浇水前后避开阴雨雪等不良天气,再者,冬季低温季节和夏季高温时段的浇水间隔时间和浇水量有明显的较大的区别;看地,首先要参考个人棚室的土壤干湿度,能够对棚室土壤的干湿程度作出合理的判断,尤其是不同的土质保水量不同,如砂质土壤保水时间短,可能浇水的间隔时间要短,再者透水性好,水量宜加大。黏性土壤的保水能力强,浇水大时,容易形成土壤郁闭环境,造成根系呼吸困难,所以浇水的间隔时间宜长且浇水量不宜过大,看植株,是指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判断是否水分缺乏和供应不足。如黄瓜水分缺乏(或供应不足时),植株上部的卷须易出现卷须细弱、弯曲等弱势生长状态或植株上部叶片及生长点叶片黑绿,表现明显的水分缺乏状态。
3.通风
黄瓜类植株体生长量大,呼吸作用旺盛,对二氧化碳等的需求量大。所以,管理过程中的通风也是管理的重要因素。晴好天气,应保持合理的通风量,以保障棚室内植株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再者可以及时排出棚内湿气,降低棚室内的湿度。需要强调的是水果黄瓜的通风。水果黄瓜因其瓜条生长速度快,果皮娇嫩,若通风不当,宜引起表皮细小开裂的现象,即出现菜农俗称的“皴皮”现象。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植株留瓜后,应形成固定的通风次数和时间。避免高温条件下,突然通风,导致温差过大,而出现“皴皮”现象。冬季低温季节,通风时间适当缩短,避免冷风侵袭。
4.肥料应用
a粪肥需充分腐熟
肥料的种类按时期可以分为基肥和冲肥以及叶面肥三大类。而有机肥(粪肥等)又是基肥的重要组成部分,鸡粪、鸭粪、猪粪、稻壳或作物秸秆等是水果黄瓜常用的基肥。
有机肥料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腐熟,因粪肥未腐熟或腐熟度不高,造成伤苗伤棵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粪肥发挥作用被作物吸收利用所需的养分是在充分腐熟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常见的粪肥在自然条件下,有一个相对慢的腐熟过程。而进入到棚室相对密闭的环境后,适宜的温湿度环境,虽然加速了腐熟过程,但施用后在土壤中的腐熟,也是造成苗子受害的根源所在且未腐熟的粪肥往往会携带大量的虫卵和病菌,也成为了病害和虫害的初侵染源。
粪肥在腐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氨气、有害酸类等有害物质,所以会导致幼苗出现叶片黄白化的氨气中毒现象,释放的有害酸类物质和大量的热造成了根系的损坏。建议应用粪肥应该提前购买或者喷洒腐熟剂,如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发酵剂等,促进粪肥的用前腐熟,才能避免施用后出现的弊端。再者,针对当前容易出现的“熏苗、烧根”等现象,市面上也有很多优秀的商品有机肥或腐熟好的稻壳鸡粪等,这也是应用的一个重要转变,也是相对理想的基肥选择。
b化肥应用不宜盲目贪多
基肥中的粪肥应用满足了植株对有机质和部分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但对于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钙铁硼锌镁等中微量元素的需求,还得依靠化学肥料来解决。化肥应用往往存在“贪大求多”的误区。合理的化学肥料的投入,能够及时供应植株的养分需求,但盲目大量的长期使用,不但达不到增产的目的,反而加快了土壤环境的恶化速度,导致土壤环境恶化,根系生长受阻,而起到适得其反的后果。近年来反映较为强烈的土壤“三化问题-酸化、盐化、板结硬化”,化肥的过量使用应该算是重要因素。所以,化学肥料的应用要合理,以达到作物均衡吸收,保障正常产量为目的,而不是滥用和乱用。
c增施生物菌肥
有益的微生物菌是土壤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益的生物菌能够通过自身和一系列生理活动产生的衍生物影响根系的生长和优化根系的生长环境,刺激根系的健壮发育和对养分的进一步吸收。并且,也能够充分发挥以菌抑菌的生态学原理,抑制或减轻根部病害的侵染几率。但棚室的相对密闭性和管理过程中增施的大量的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恶化了土壤环境,打破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有害菌种类和数量不断积累,所以也导致了根腐病、茎基腐病、线虫等土传性病虫害的加剧。增施生物菌肥,也成为了改善土壤环境,改善根系生长状态和保持土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穴施、沟施的方式,施用于植株的根系周围,并及时补充土壤水分,创造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促进有益菌的扩繁,充分利用有益菌的改良作用。植株生长过程中,也可以随水冲施液体的生物菌剂,在生长过程中多次补充有益微生物菌。土质恶化的现状是由于多年连续的不利操作造成的,同样土壤生态环境和有益菌的补充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所以,还需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重视有益菌的增补,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微生物菌肥可以选择加加旺激抗菌968产品。
d冲施肥料合理选择
随着农业技术尤其是灌溉技术的发展,如水肥一体化的提倡,蔬菜温室的肥料使用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尤其是近几年来流行使用的两个冲施肥料的代表产品:生根剂类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正在改变着诸多菜农的用肥习惯和认识。生根剂类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肥料含有的氨基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甲壳素类、生物菌类的作用,刺激根系生长和壮大,增强根系吸收能力,解决了冬季地温低、根系吸收差和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根据其含有的主体物质不同,这一类的肥料可以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型、保健型、营养型等多个品种。
以萘乙酸、复硝酚钠、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等为主体的生根剂类产品,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类。该类生根剂使用后,见效快、生根效果明显,短期内增产明显,但不宜连续多次和超量使用;连续多次使用后,若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供应不足,易引发黄瓜植株的早衰现象。甲壳素、氨基酸、腐殖酸等物质,能够刺激根系的生长和健壮的同时,也能够起到改善根系生长环境的作用,并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起到“保健”的作用,属于保健型的生根剂类。液态生物菌剂使用过程受到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故单独作为一类生根剂产品归类。大量元素水溶肥的选择和使用,建议还是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证号齐全、含量足和菜农朋友口碑好的产品使用。管理过程中,注意根据植株长势选择合理含量的水溶肥(可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详细了解产品)。如水果黄瓜生长期选择氮磷钾平衡的水溶肥施用,既要保障植株养分需求,又能保证产量正常形成。水果黄瓜的生长速度快,连续坐果能力强,但根系相对长势弱,所以肥料供应应适量进行,防止一次性施肥过大,造成根系损坏问题。
e叶面肥要适时适量使用
叶面肥的使用应该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和不同时期温度变化适时补充。水果黄瓜在8-10片叶期,是对钙元素的需求敏感期,若植株对钙元素吸收不足,容易形成因缺钙引起的叶片干边或降落伞状叶。在此期,应注意适时补充钙元素叶面肥。水果黄瓜结瓜期,瓜条容易受到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形成表皮皲裂的“皴皮”现象,可以叶部喷洒500倍的光合动力叶面肥,提高瓜条表皮的耐受能力,减少皴皮现象。所以,叶面肥的使用可以根据植株不同的生长期,及时补充所需养分。叶部养分的补充,能够起到促进叶片生长健壮、光合作用率的提高和增强叶部抗病性能的多重效果。“根靠叶养,叶靠根生”的生长规律也通过叶部施肥得到了良好的体现。
激抗菌968壮苗棵不死 一直被模仿 从未被超越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