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1945 | 回复数:0
冬季连阴天情况下,如何预防病害多发,提醒菜农朋友早作准备。病害发生有三个必备条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害三角”,即环境、病菌、寄主,可解读为在温湿度等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有害病菌大量繁殖,侵染抗病性较弱的寄主,于是病害发生流行。因此,冬季连阴天预防病害,关键要从这三点入手。 首先,控制环境,先从降湿抓起 冬季低温期病害多发,如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细菌性病害等,这类病害发生流行的适宜环境均是低温高湿。冬季连阴天棚内光照缺乏,后墙储热量不足,要想保证棚内高温,这点比较困难,但是降低棚内湿度确是可以做到的。 1.注意浇水时间和方式。冬季浇水看天看地看植株,阴天来临前切不可浇水,即使地干点也不能浇。一般情况下,根据植株长势,半个月至20天浇一小水,并随水冲施氮磷钾水溶肥。此外还要注意浇水方式的改进,目前微灌设施已经非常成熟,每亩地成本投入在1000-1500元,却可以节省水电、减少病害发生、减轻根系受伤,提高蔬菜产量,优势是多方面的。 2.喷药不能过勤。冬季圆茄叶片发生“小黑点”,很多菜农反复打药不管用,叶片都打黄了也治不住,为何?喷药不可过勤!有的菜农为治病一周打三遍药,次次下狠药,要知道,喷药的同时也是会增加棚内空气湿度的,用药勤,病菌抗性增强快,再加上湿度大,抗性强的病菌快速繁殖,病害很快又会卷土重来,再防治的难度会不断增加。而且连续用药对植株的伤害更大,冬季低温弱光,叶片薄而淡黄,抗病抗药能力差,连续喷药叶子会受不了,抵抗病菌的能力进一步下降。此消彼长,这样就走进一个怪圈里,病害永远治不住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防效较长的保护性杀菌剂或者选择生物类农药、叶面肥。 其次,减少病源,需清除病枝烂果,及时用药 冬季灰霉病、菌核病、绵疫病烂果多发,菜农防治过程中往往对症用药也效果不佳,很大原因在于未清除病枝烂果,造成病菌持续传染。寿光市纪台镇菜农魏国忠预防茄子灰霉病、菌核病时,定期摘除残花,避免灰霉病菌侵染传播,一旦发现病枝烂果,马上将其清除棚外,然后喷施杀菌剂。防治好以后,在腐烂病枝处涂抹高浓度菌核净溶液,效果十分突出。 再次,提高植株抗性,关键是养根护叶 冬季连阴天棚内易发生黄叶、黄头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根系生长不良,矿质元素吸收障碍所引起的生理性缺素。冬季地温低,圆茄根系活力下降,影响铁、钙、锌、镁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使植株表现出缺素症状,新叶发黄就是缺铁的表现。单纯喷施叶面肥只能缓解一时,但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必须配合养根,刺激新根萌发,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才能保证植株持续健壮生长。只有植株抗性提高了,才能抵御住病菌的侵染,预防病害发生。使用加加旺激抗菌968微生物菌肥,能够调节土壤恢复地力,还能分解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供作物吸收利用;菌肥中的有益活菌还能抑制土壤中有害病菌的生成,预防和抑制病菌的侵染。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