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2428 | 回复数:0
葡萄是目前我国果树栽培中的重要树种,在葡萄采收前常发生裂果现象,尤其以果实成熟后期的多雨年份更为严重。裂果不但影响果实的外观,而且会导致外源微生物的侵染,发生腐烂,严重降低了果实的商品价值,是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生理病害。 葡萄裂果的原因主要是葡萄的果皮组织脆弱,特别是果皮强度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弱有关;另一方面与栽培条件、气候变化等引起果粒内膨压增大有关。其中土壤对裂果的影响最大,板结的土壤、排水差的易旱易涝的粘质土壤发生裂果较多。经过移栽的树、发生过日灼的树,裂果较多;结果量与裂果也有关系,结果过多,容易发生裂果。此外,雨季多雨,着色期干湿变化大时,容易发生裂果;着色不良的树及着色不良的年份,发生裂果尤多。裂果也同无籽有密切关系,无核果炷头痕大,多雨期这一部分充满霉菌,因而损伤果皮而裂开,这是裂果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裂果都发生在只有单个种子的果粒里,单个种子偏于一侧,有种子一侧发育良好,而无种子一侧发育不良,稍一冲击就容易开裂。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葡萄裂果呢? 1、改善栽培管理。 在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树体健壮的情况下,应加强夏剪,使果穗分布合理,不与枝叶摩擦。同时,为着色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预防葡萄的大小年情况! 2、中耕除草。 中耕既可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又可疏松土壤,具有旱能提墒,涝能晾墒,调节土壤含水量的作用。一般10~15天中耕1次,雨后应及时中耕以散墒。 3、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水分变化。 要通过明渠,尽力把排水工作搞好;并以耕翻及施有机肥等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以减少土壤水分变化。 4、葡萄园覆盖地膜、套袋可防止根系积聚过多雨水,抑制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变化。 干旱时,覆盖地膜与灌水结合能有效防止葡萄裂果。覆盖地膜一方面能防止降雨后根系一时吸水过多;另一方面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水分变化,保持水分均衡。但干旱时覆盖地膜应与灌水结合进行。套袋能减轻裂果程度,但应注意用塑料袋时,袋的下底一定要敞开,以防袋内温度、湿度过高 5、调节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急剧变化是葡萄发生裂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最根本的措施是调节好土壤水分。进入伏夏,应适当增加灌水次数,直至浆果开始采收。涝时及时排水,同时要深翻和施用有机物,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以减少土壤水分的变化,在暴雨前灌水,能有效减轻暴雨后产生的严重裂果。另外,进入伏夏畦面铺5~10厘米的稻草或麦草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土壤水分。在果实生长前期和中期,注意多喷水或灌水,使土壤保持一定含水量(60%左右)。干旱时期,尤其是雨季过后的干燥期,要及时灌水。这样,次表皮细胞壁和果梗的皮孔会明显发达,可提高引起裂果的临界膨压;对果穗及附近叶片,葡萄坐果膨大素、葡萄增甜着色剂与诱抗素混合使用的话,可以起到增大果实膨压和膨大果实及延长叶片寿命的作用。生长后期尽量不用或延迟施用乙烯利催熟。 6、施入氮肥要适量,施肥以钙、钾肥为主。 多施有机肥,黏重的土壤还应加钙肥施用量。 7、调节结果量。 葡萄着色不良的树,发生裂果尤多,因此要通过疏穗、疏粒、掐穗尖,调整好结果量,减少裂果。 8、改变传统的摘心法,多留叶片。 果穗以上副梢全部留2片叶摘心,去掉副梢叶腋间的所有冬芽、夏芽。达到每果枝正常叶片25-26片以上,增强树体调节水分的功能。 9、架面设遮雨棚,或果穗套袋防雨水。 葡萄果面直接吸收雨水,或从根部吸收水分以后,果实产生膨压,导致引起裂果。研究表明,果实近成熟期对果穗进行套袋以防止果皮吸水,可以明显降低果穗裂果率。因此,雨天采取遮雨措施,能有效地防止裂果。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