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指导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603 | 回复数:2

发表于: 2011-7-29 12: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发生概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简称SRBSDV)是由白背飞虱为主要传毒介体的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近几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明显加重。2010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县琴溪、昌桥、黄村、泾川、桃花潭等乡镇水稻上发生普遍,其中部分村、组发生严重,导致一些田块绝收。
二、发病症状
1、典型症状。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 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易,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短而少,呈黄褐色。
2、秧苗期症状。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植株矮小,不能抽穗,常提早枯死。
3、分糵期症状。病株分糵增多丛生,上部数片叶的叶枕重叠,心叶
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
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糵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
4、抽穗期症状。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相对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皱褶;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
三、综合防治措施
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预防工作,采取“治飞虱防病毒、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的策略,关键是做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保护和预防,特别是中、单稻和双晚苗期以及本田生长前期稻飞虱的防治工作。主要措施有:
1、淘汰去年发病较重的品种。
2、提倡药剂浸种,用10%吡虫啉+昂力邦(或丰立得)300-500倍溶液浸种12-24小时。具体用法:10%吡虫啉16克+昂力邦(或丰立得)25克兑水5-8公斤,浸稻种3-5公斤,浸泡12-24小时,取出直接催芽、播种。
3、以村组为单位,将中、单稻和双晚秧田集中安排在离早稻稍远的地方,不要分散安排在四周早稻田中间。
4、秧田期和移栽后15天内进行田间排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
5、秧苗1叶1心期喷施烯啶虫胺+噻嗪酮(烯噻克),防治秧田及其四周杂草上的稻飞虱;移栽前2-3天施用送嫁药,移栽时剔除疑似病株。
6、本田前期因地制宜防治好飞虱,提倡速效药剂与长效药剂相结合,如烯啶虫胺+噻嗪酮(烯噻克)、吡虫啉+噻虫腈、毒死蜱+吡蚜酮等
我们都是好样的!本内容来自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发表于: 2011-7-29 1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8-9 03: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