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1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7070 | 回复数:2
1.棚室病害的识别: 1.1真菌性病害 浸入的方式:①间接浸入:自然孔口和伤口;②直接侵入:表皮细胞 1.1.1在病害发生部位,出现病斑,天气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粉、霉层、黑色颗粒出现。 1.1.2病株枯萎、黄萎 枯萎与黄萎的区别: 二、细菌病害 蔬菜上细菌类病害100种左右,常见20种左右,病原细菌侵染力相对真菌来说较弱,常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寄主为害。通过栽培管理,能十分有效防治细菌病害的发生。 1.为害植株叶片时,常沿叶脉或从叶缘开始,病斑多角形,对着阳光,有透明感或病斑呈斑点状,病斑处可见菌胶,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圆斑病。 2.产生腐烂症状。植株根、茎腐烂,用手指轻按发病部位,有菌脓出现,如大白菜软腐病、魔宇软腐病。 3.溃疡状。病部溃疡,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状开裂,如蕃茄溃疡病。 4.青枯症状。感病植株死亡后,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植株根、茎维管束变褐腐烂;剖茎后,用手指轻按,有乳白色粘液溢出,如辣椒青枯病。 三、病毒病 蔬菜上病毒病害50种左右,常见10种左右。病毒侵染力很弱,只能通过微伤口侵入寄主,常借蚜虫、叶蝉等传播病害。 病毒病在叶片上发生时,常发生于顶部嫩叶,症状表现为花叶、黄化、卷叶、厥叶;植株表现为皱缩矮小或病茎和果实有黑色条斑,严重时开裂。在高温条件下,植株病毒病会发生隐症现象。 四、线虫病害 植株遭受线虫侵害后,长势衰弱,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观察根部,须根多,形成许多瘤状虫瘿,手捏瘤块,组织膨松。 五、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发生时,面积大,时间短,病害在田间无扩散现象,或局现于某一作物品种。 2.蔬菜病害防治的几个措施 1.通过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重要途径,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3.生物防治; 4.物理防治; 5.化学防治 3、蔬菜病害的类别与症状 蔬菜病害按其成因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 一)、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环境条件不适或栽培技术不当引起的,这种病害是不传染的。这种病受田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条件好转可以恢复正常,没有蔓延传播的迹象。 这种病害又叫生理性病害,如由高温引起的日烧病;施肥不当引起的烧根;水分过多引起的沤根;缺钙引起的番茄脐腐病;缺硼引起的芹菜茎裂病以及萝卜褐心病(不是细菌性褐心)等。 二)、侵染性病害: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染寄生所引起,有由表及里的病理变化过程和由点到面的蔓延流行过程。侵染性病是可以传染的,且传染速度快。侵染性病害按其致病微生物的不同,又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线虫病等。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症状。病害症状是识别病害的重要依据。侵染性病害的病害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二个方面。 1、病状。病状就是受害植株发病后表现出的不正常状态,一般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⑴、变色。如花叶、黄化、褪绿、白化、着色(变紫、变红等)。 ⑵、斑点(块)。局部组织和细胞受破坏而死,出现各种病斑,病斑大小不一,性状有圆形、纺锤形、不规则形、角斑、条斑等;颜色有褐、灰、紫、白等。 ⑶、腐烂。可分为湿腐、软腐、干腐、根腐、茎腐、茎基腐、果腐等。如果幼苗基部腐烂并缢缩,造成腰折倒伏,为猝倒病;腐烂缢缩但直立而枯,则为立枯病。 ⑷、萎蔫;根部腐烂,茎维管素受破坏或大量菌体堵塞或因病菌产生的毒素使疏导组织机能受阻而使水分供应不足,部分枝叶或整株枯凋萎。 ⑸、畸形。表现特异的形态称为畸形,包括肿瘤、丛枝、徒长、矮缩、皱叶、卷曲叶、蕨叶、根肿等。 2、病征:病征常见的类型有: ⑴、霉状物:由致病真菌的菌丝和孢子梗组成的性状、颜色、疏密不同的各种霉菌。 ⑵、粉状物:由真菌的孢子、孢子梗、菌丝体密集成的粉,如白粉、锈粉、黑粉等。 ⑶、粒状物:病部上现出针头般大小的小黑点或朱红色小点等。 ⑷、核状物:病部现出似菜籽粒或鼠粪状的黄白色、褐色或黑色的菌核。 ⑸、丝(绵)状物:病部出现缠绕状的白色或褐色菌丝状物。 注:以上五种病症是真菌性病害的病症。 3、症状。病部缢出乳白色或黄色的胶状物,俗称菌脓,即脓状物,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症状。病毒病、线虫病没有病症,只有病状。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