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菜---荷兰豆和甜脆豆(2)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385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1-8-13 21: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菜--荷兰豆和甜脆豆

荷兰豆、甜脆豆病害及其防治      
    荷兰豆、甜脆豆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白粉病、褐纹病、枯萎病和锈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豆野螟和豌豆象等。各地发病和为害的程度不等。
(一)病害
    1)荷兰豆、甜脆豆褐斑病及其防治。
病症        主要为害叶、茎蔓和豆荚。在叶片上病斑圆形,淡褐色至黑褐色,边缘明显。茎上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豆荚上病斑圆形,深褐色至黑褐色。各部位的病斑上均产生黑色小粒点 (分生孢子器)。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该病由豌豆壳二孢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土表和病残体上越冬,通过雨水和借风雨传播。植株发病后,病部可再形成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造成再次侵染。病菌发育的温度界限8.8~33℃,适宜温度为15~26℃,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合理轮作倒茬;精选无病种子;加强田间管理;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及时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雾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荷兰豆、甜脆豆白粉病及其防治。
     病症      白粉病为真菌病。病菌为害叶、茎蔓和荚果。感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点,其后在发病部位产生白色粉末状物,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粉斑,并迅速蔓延至全叶,似覆盖一层面粉,故称白粉病。发病后期,病部散生黑色小粒点。受害的叶片很快枯黄,叶片脱落。茎荚受害时亦出现白色粉斑,严重时茎部枯黄,豆荚干缩。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白粉病病原菌是豌豆白粉菌。其菌丝体附生在寄主表面,以吸器伸人表皮细胞内吸取养分。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单孢串生在梗上。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环境适宜时散发囊孢子,为初染源。在温暖无霜地区或棚室内,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可终年存活。分生孢子在田间通过气流传播,造成再侵染。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2~24℃,最适相对湿度98%,在昼夜温差大和多雾、气候潮湿的条件下,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干旱但早晨露水大时也会发病。
防治方法       可在初花期或病害始发期,叶面喷施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1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雾一次,连续喷3次,并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也可叶面喷洒石硫合剂、粉锈宁、代森铵等药剂进行防治。
    3)荷兰豆、甜脆豆的褐纹病及其防治。
褐纹病又称黑斑病,对豌豆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发生较为普遍。
    病症及其传播途径。为害叶、茎蔓及荚果。茎感病多发生在基部,发病部位紫褐色或黑褐色,向四周扩展环绕茎部,常便叶片黄化,发病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受害的叶片初生黑褐色斑点,扩大后呈圆形病斑,周缘淡褐色,中央黑褐色或黑色,病斑上有2~3个不规则轮纹。荚果受害后黑褐色或褐色,圆形,病斑上常有分泌物溢出,干后变粗糙呈疮痂状。
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该病由豌豆球腔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也可以子囊果或分生孢子器随病株残体在土表越冬,当环境适宜时,子囊果形成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成为初侵染源。感病株病部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豌豆播种过早,土壤湿度过大,施氮肥过量植株发生徒长,或遇低温冷害侵袭等条件下易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处理;合理轮作;采用栽培措施防治。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采用高垄栽培,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药剂及时防治。可用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等及时喷雾防治。重点喷雾部位为茎基部及其周围土壤;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病残杂叶和底部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4)荷兰豆、甜脆豆的锈病及其防治。
病症及其传播途径。发病初期叶片和茎上出现小黄白点,后变成黄褐色有晕圈,扩大后表皮裂开散出红锈褐色粉末,严重时叶片枯死。主要为害叶。植株各部位均也可发病。在遭受低温冷害侵袭,土壤湿度过大,施氮肥过量植株发生徒长等条件下易发生该病。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蔽,或50%萎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15%三唑铜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及时喷雾防治,隔7~12天喷雾一次,连续喷2~3次。
5)荷兰豆、甜脆豆的枯萎病及其防治。
病症及其传播途径。发病后植株矮化,叶片枯黄,迅速死亡。有的病株虽然不死但也不结荚或少结荚,结荚的荚内不结种子。茎部染病后基部膨大,切开后可见维管束组织黄色或褐色,最后转为黑色,雨季或气候、土壤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橙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病菌在土中长期存活,一旦条件适宜可随灌水和病残枝叶传播蔓延。防治措施应注意栽培措施,切忌大水漫灌,一旦发现病株,立即带出豆田处理,并注重轮作倒茬,目前尚无专用药剂。惟一有效的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
(二)虫害
1)豌豆蚜的防治     蚜虫为害很普遍,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易发生,蚜虫适宜的温度为24~25℃,相对湿度为60%~70%。蚜虫繁殖能力极强,1头雌蚜可繁殖100多头幼蚜,繁殖周期4~6天,蚜虫多在荚果取食,严重影响荚果产量与品质。蚜虫的防治可用每枚50克的灭杀烟剂,每666.7平方米用4枚,或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或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500倍,或21%灭杀毙 (增效氰马乳油)6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2000~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喷雾时做到均匀不漏,药剂交替使用。
2)豌豆潜叶蝇的防治    豌豆潜叶蝇又名夹叶虫、叶蛆、植潜蝇等。
豌豆潜叶蝇的特征及为害特点。以幼虫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间蚕食叶肉形成黄白色迂回曲折的潜道。受害植株叶片枯白,脱落,严重时整株枯死,引起大幅度减产,全国普遍发生。
防治方法。在虫卵孵化后,幼虫尚末潜人叶肉组织时,抓住时机及时防治,一般在开花前用20%杀灭菊酯25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功夫菊酯3000~5000倍液,灭杀毙80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左右喷雾一次,连续喷2~3次。
3)豆野螟的防治     荷兰豆、甜脆豆也发生豆野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
4)豌豆象及其防治        又名豆牛。是为害豌豆最严重的病害。全国均有发生。
豌豆象的特征及为害特点。寄主单一,以幼虫为害嫩豆粒,在籽粒上形成1个大窟窿,损失率可高达37%,为害豆粒有异味。豌豆象是一种甲虫。体长4.5~5.0毫米,近椭圆形,黑色,周身密生黄褐色细毛,前翅末端l/3处白毛斑宽阔,左右两侧各有一明显的褐色或黑色斑,腹部末节背面露出部分也有类似斑,中间有一个白色T字形斑。卵产在豆荚上,橙黄色。幼虫在蛀空的豆粒内化蛹。成虫飞到树皮裂缝或草丛越冬。
防治方法。在开花结荚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5000倍液,或40%嗪二农乳油1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另外,种子收获后在15天内进行种子处理,以杀死幼虫,防止成虫羽化蔓延。大批种子处理常用方法是用氯化苦熏蒸,或用磷化铝密闭熏蒸72小时保存。少量种子处理可将种子晒干后用开水烫种20~30秒钟,然后用冷水冷却。
5)豌豆豆秆蝇及其防治              豆秆蝇为豌豆致命害虫,往往引起荷兰豆、甜脆豆减产,严重者绝收。
豌豆豆秆蝇的特征及为害特点。豆秆蝇别名豆秆黑潜蝇,以幼虫钻蛀为害,造成茎秆中空,植株因水分和养分运输受阻而逐渐枯萎死亡,生长后期受害,引起花荚脱落,叶片枯死早衰,一般7~10月为害最为严重。虫卵在枯叶残枝越冬。
防治方法。前作收获后及时及早处理茎秆杂叶,彻底清洁田园,减少越冬虫源;苗期及早培土壮苗;药剂综合防治,药剂防治抓住苗期,播种前每666.7平方米用米乐尔1.5千克施于播种沟与土混匀,出苗后及时喷药,用杀虫双1500倍液,或乐果1000~1500 倍液喷杀防治,稀释后还可淋施,效果较好,每3~5天防治一次,一般应在播种后40天内严格进行药剂综合防治才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荷兰豆、甜脆豆的采收与采种     
(1)采收
1)适宜采收时期 多数荷兰豆品种在谢花后8~12天豆荚停止生长,种子开始发育,此时为食用嫩荚、速冻豆荚和制罐嫩荚的收获适期。此时嫩荚充分肥大,柔嫩而籽粒尚末发育。采收过迟豆荚的纤维素含量及种子的淀粉含量均增加,品质变劣。采收甜脆豆,或以采收嫩豆粒以及做罐藏豆粒的,须在豆粒肥大饱满、荚色由深绿变淡绿、荚面露出网状纤维而种皮尚末变硬时采收。采收过早,品质虽佳,但产量低;采收过迟,豆粒中的糖分含量下降,淀粉含量增加,甜味降低。一般在开花后12~14天采收。
2)采收方法        荷兰豆、甜脆豆的豆荚成熟不一致,尤其蔓生种更为明显,故采收必须根据田间长势分次分批采收。一般矮生品种可分2次采收;半蔓生品种分2~3次采收;蔓生品种可分3~4次采收。采收时切忌折断蔓茎,碰落花朵。田间采收操作要细致,不要漏收错收。为保证植株采摘时不受损伤,可用小剪刀采摘。
    (2)荷兰豆、甜脆豆的采种
    1)选地繁种,去杂去劣       荷兰豆、甜脆豆不耐连作,采种田要选择无豆茬、无病虫害的田块,开花期淘汰杂株劣株。选无病株的基部豆荚作种。另外,虽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对隔离条件要求不严格,但由于仍有10%左右的天然杂交率,留种田与其他豆田应保持一定距离较安全。
    2)适时收获,晒干贮藏       当荚壳变黄、种荚呈皱缩的干荚.时收获,一般约在花后40天左右连荚收割。采收后严防淋雨,若淋雨湿堆,种子在荚中发芽,则失去利用价值。种荚充分晒干后,可及时脱粒,脱粒时防止豆粒机械受损,脱粒后再晒,晒至9种子含水量下降至11.0%~12.5%时,贮藏于干燥阴暗的种子库中,常温下一般能贮存5~6年,但存放2~3年的种子发芽力较为理想
打工的山妹子 原野 仍然有银铃般的笑声感染着身边每一个快乐的人 将自己的方言努力的置换成这个城市最流行的语音 悄悄地将发型改了又改但总改不了自己的本性 银铃般的笑声是哪山里人未受污染的质朴与纯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