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害---苗期生理病害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648 | 回复数:0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1-8-17 13: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第一片真叶展开后,叶肉总不见加厚,叶色浅黄色,一般是底水过多造成的。

2、幼苗期,真叶边缘出现白色窄边,并向上卷起,干尖,严重者全叶干枯,是
高温时突然放风过大或突然遇到低温伤害
,等恢复后,叶缘细胞已经死亡而致。

3、夜温偏高,水分过多,会出现节间长,茎蔓高,叶片大而薄,呈圆形,缺刻浅,叶柄细长,生长点发黄现象,光照不足时更为严重,为
徒长苗


4、幼苗生长缓慢,矮小,节间短,甚至出现花打顶,叶片小而厚,黑绿色,出现皱缩现象,一般为
温度低、缺水或肥害
所致。

5、瓜秧表现叶片小,茎蔓细、色深绿时,一般为
磷多氮不足


6、叶缘部分抽缩枯死,为枯黄色,其余部分缺少光泽,根发黄,是
底肥过量
,特别是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肥料发酵,地温高,土壤溶液浓度过大,植株水分外流所致。

7、叶缘和各叶脉间的部分出现像开水烫过的伤痕,伤痕先软后变黑枯并伴有灰绿色,是未腐熟有机肥产生有害气体,棚室通气性差,造成的
氨气、二氧化硫等气体中毒。

8、定植后生长缓慢,叶色深绿,缺少光泽,叶面褶皱,生长点小,是
水分不足或蹲苗期控水过度造成的。

9、定植后叶面积增长过快,叶片薄而色浅,节间细长,是浇水过多和速效肥缺乏
所致。

10、药害。
杀菌剂或叶面肥使用过量或在喷雾器的开始或最后药液浓度高时均可引起药害,明显的药害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斑点或坏死白斑,有时叶边缘发黄或坏死,均发生在同一叶位。有些叶面肥中可能含有激素药物,使用后叶片和龙头向一侧扭曲、变形或发生茎节不长等。所以用药时一是要严格按说明使用; 二是对成分不明的药剂尽量不要使用;三是避免高温用药;四是不要胡乱混配农药,五是兑药时先往桶中放一半水,再加入药剂混匀后将桶加满。


11、中下部叶片白网边。多以叶尖开始表现症状,并沿叶脉向二边发展,严重时向叶片内部发展,后期叶缘干枯。这是由于土壤中磷钾元素过剩或低地温引起的镁缺乏症。应平衡施肥,不要过量施磷钾肥,还可叶面补充含镁的叶面肥。

12、生理充水。主要发生在棚的前部,由于空气湿度大,叶片中的水分得不到蒸腾,而水分在根压的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吸收上来,水分被从细胞质中“挤”出来,充赤在细胞间,表现明显的水浸状,太阳出来后症状消失,时间稍长,经常充水的地方细胞坏死,在叶片的叶脉间形成白色坏死斑。应注意通风,尽量减少棚内空气湿度。

13、叶片或瓜条上不规则黄化斑。严重时整个一层瓜码上全部出现黄化斑点,瓜条僵硬,叶片中部也出现不规则黄化。严重的龙头黄化,这也是由于磷钾肥含量过高而形成的缺素症状,可用浇空水,使多余的磷、钾元素下沉或掺入少量的氮肥冲施。

14、黄瓜“泡泡症”。在低温、弱光下发生,多发生在中下部叶片,最初叶正面出现许多凸凹不平的小泡泡,后期凸起部分退绿变成黄色或褐色,叶片变厚发脆。这主要是因为越冬期间温度变化剧烈,尤其是下午温度下降太快,叶片中光合产物来不及运出在叶片中积累所致。应注意加强温度管理,深冬季节早放草苫,使叶片中的光合产物顺利运出。还可经常擦试棚膜,提高温度。


15、降落伞”叶。常和“泡泡病”同时发生,也是由于温度变化剧烈,尤其是长期低地温而形成。在管理上应尽量提高温度,尤其是夜温和地温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