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中仁者 发表于: 2019-7-10 19: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2015年6月20日,吡唑醚菌酯的专利合作协定以及在欧洲和中国的专利到期,国内农资企业出现一哄而上炒作和等级咪唑醚菌酯的局面,截止2017年8月上旬,国内已经有70%左右的企业都登记有吡唑醚菌酯产品,登记证达到279个,其中原药登记证有58个,截止今天(2019年7月10日),包含混配剂型共计登记证551个!多么的吓人!
 农药论坛 forum

这几年只要国外产品专利过期,大家都是一拥而上,像当年的螺螨酯专利过期,很多企业也是蜂拥的登记,但是目前螺螨酯的登记还算良性,只有不到两百个证件:
 农药论坛 forum

而且,很多当时登记螺螨酯的企业是赚到钱了,尤其是山东一些农资企业靠阿维+螺螨酯的套装,从小企业一举跃上农药制剂100强,但是再来看看吡唑醚菌酯,2019年哀嚎遍野!出厂价每吨上至20万,下到7、8万,乱成一锅粥!终端的零售价更是层次不齐。

其实比吡唑醚菌酯的今天,是可以预见的,带病上岗,哪有不出问题的?诚然,吡唑醚菌酯是个相当好的产品。但它真的没有有些人吹嘘的那么好。是药三分毒。再好的产品也会有问题,这是产品特性决定的。另外,不恰当的理解和使用也会产生问题。市场中最大的问题是把吡唑醚菌酯捧上了神坛,过分吹嘘或者过分依赖它,直至把吡唑醚菌酯神化了。

我们先来看看吡唑嘧菌酯的5大硬伤:
1:与乳油混用易产生药害
吡唑醚菌酯比嘧菌酯对乳油的混用宽容度提升了,并不代表吡唑醚菌酯可以随意和乳油混用。吡唑醚菌酯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或增效剂混用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特别是在苗期和幼果期,很容易产生药害,因为某些作物品种的苗期对吡唑醚菌酯敏感,会产生抑制性药害。

2:推迟成熟转色
吡唑醚菌酯在调节氮素营养方面表现不错,促进生长和抗衰老作用强。但是,抗衰老必然推迟成熟转色,而推迟成熟转色对于农户有时是好事,更多时候是致命的损失,因为很多经作要赶早抢鲜的,一天一个价。

3:引起作物吸收氮过量
吡唑醚菌酯可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能够极大地促进作物本身对氮元素的吸收和利用量,所以使用吡唑醚菌酯之后,作物叶子绿油油的。但是如果吡唑醚菌酯的量用的比较大,氮元素会在细胞体内大幅度的吸收,氮元素的转化作用没有跟上,就会导致氮素过剩,出现徒长倒伏等现象。


4:高抗药性
吡唑醚菌酯是属于作用靶标比较单一的杀菌剂,极易受病原物单基因或寡基因突变即可降低与受药位点的亲和性而表现药效降低。随着药效下降,种植户往往又增加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同时加速抗药性病原群体的形成,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导致药剂防治彻底失败,产生抗药性。

5:安全问题。
吡唑对鱼虾等水生生物具有毒性,在有鱼塘的水稻田使用就会造成鱼虾死亡。再者,吡唑具有很好的脂溶性和超强的渗透性,但在某些敏感作物(如藤稔葡萄)或是特殊气候(如高温、强晒)使用时这一特点就会对作物的叶片、果实造成损伤。

有这么多问题的化合物为何突然被捧上神坛?
这跟我们国家一直以来没有化合物的研发有关,我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创制农药。感觉只要是国外专利,就一定是好东西,专利一过期就挤破头了往上上,然后各种炒作、推广、吹捧,他就成神仙了!然后渠道商都觉得这是神药,只要作物有病害都推荐喷吡唑醚菌酯,其实真的有几个人知道,它的杀菌作用介于保护剂和治疗剂之间,更多时候更适合保护剂使用,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你还天天给他吃止疼片,不出事才怪!

后期渠道商该如何正确对待吡唑醚菌酯?
不可否认,吡唑醚菌酯是个好东西,但是我们在推广的时候一定要绕开上面说到的5个硬伤,清醒的认识到以下几点:
作为杀菌剂,强化保护剂和免疫剂功能远比强化治疗剂功能重要。

作为促进生长功能,强化幼果期膨果比强化快速膨果期重要。

作为大田作物增产增收功能,强化提高有效穗(荚)比提高穗粒数等重要。

作为抗逆性功能,强化预防比补救重要。

作为作物保健功能,与肥料的协同使用尤其重要。

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宁可少用,绝不多用。

和其他农药混用,吡唑醚菌酯最好的方式是把浓度降下来,避免浓度过高造成灼伤药斑,因为形成药斑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


一定要回归到作物,做好细分市场的定位。比如单剂吡唑可以定位在提高瓜果菜等品质方面;与三唑类化合物复配剂可以定位在病害的治疗性上;与保护性化合物复配可以作为保护剂推广等,探索更多更准确的使用方法,发挥吡唑醚菌酯更大的价值。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