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1385 | 回复数:0
近日,笔者了解到,迫于钾肥的高价格,考虑到农民的承受力和表观效果,复合肥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秋季复合肥的生产中降低钾的含量,甚至出现了无钾配方,如停止15-15-15复合肥的生产,改产15-15-10的配方。同过去传统配方相比,复合肥企业正在大量生产合法的“劣质”产品。 国家发改委已经约谈了某些企业,新华网和人民网都做了报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化肥保供稳价3月份被新华网表扬的某企业也在约谈名单中),而这些企业和协会明确表态,要合理价差,保供稳价等等。感觉这些表态就是文字游戏:钾肥当前的价格还不高?还需要稳吗?不是被约谈了,可能连这样的表态都没有,而钾肥的降价目前还是处于“犹抱琵芭半遮面”阶段。 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钾肥必须大幅降价!降到农民可以承受的地步,并且需要迅速执行。这是在同时间赛跑:一个简单的假设是一季农民少用钾,即使不会带来大量减产,但一定不会带来增产。小麦、油菜上,农民后期很少有追施钾肥的习惯,钾肥降价越晚,这种“劣质”复合肥生产得越多。一旦低钾或无钾配方复合肥大量生产,合法地流向市场,势必会完成销售,大概率会造成明年夏粮的减产,后期损失难以挽回。 政府不可能清楚了解复合肥企业通过配方调整来减少钾肥用量的事,但这些钾肥企业难道不知道?为什么不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 放大了看,钾肥的高价格是在砸复合肥企业的饭碗,是在砸农民的饭碗,是在砸全国人民的饭碗,已经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坚决制止!昨天召开的下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粮食安全,不知道这些钾肥企业是怎么理解的?政治站位在哪里?细思恐极! 虽然笔者的呼吁未必能得到响应,但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视而不见,任由事态的自然发展。 无论国外钾肥价格涨成什么样,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决不能允许钾肥定价遵循合理价差原则,而是必须大幅降价! 钾肥大合同是为了防止出现类似铁矿石情况的发生,但遗憾的是有了大合同机制,反而产生了比铁矿石更严重的情况,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央企不率先垂范,还能指望民企和地方国企带头保供?行业传闻曾发生了胁迫某企业钾肥涨价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是不是真的?需要严查,堵住漏洞,杜绝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