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7645 | 回复数:2
保护地早熟春甘蓝栽培技术 早熟春甘蓝的保护地栽培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多采用改良阳畦(小拱棚)、塑料中大棚或者日光温室栽培。 1、 播种育苗 华北地区一般在1月底播种,采用穴盘育苗或是撒播的形式育苗,苗龄一般在40天左右。 2、 定植前的准备 在秋耕的基础上,土壤化冻后,按每667平方米施入农家肥5000千克,翻土掺匀做畦。地块不宜过长,一般长8-10米,平畦不宜过宽,以1米宽为宜,这样较便于管理。各地做畦方式有所不同,但应以能做到合理密植为宜。 3、 定植 定植前5-7天要通风降温炼苗,经过锻炼的壮苗耐寒性强,适期定植是早熟甘蓝高产的重要环节。一般棚内表土温度达到5℃以上即可选寒流将过、开始回暖时选无风晴天定植。华北地区适宜的定植期为3月中旬左右,河南山东南部在2月中旬左右。 定植前3-4天将苗床浇透水,定植密度一般在4500-5000株,株行距35厘米×40厘米。定植时先按坑浇水,然后坐苗,切忌定植后大水漫灌。定植后盖严棚膜,晚上再盖好草帘或纸被等防寒保温。另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在定植后按行扣地膜,提高保温性能,促进早缓苗。 4、 温度管理 早春定植甘蓝时,气温较低而又不稳定,有时还受寒流影响。为此,定植后要闷棚10天左右,待苗开始生长时,把地膜划破落地或撤去地膜。随后开始通风,通风口由小到大,使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15-25℃,夜间10℃左右,白天棚温不得超过26℃,定植后20天左右选温暖天气撤棚膜,晚上只盖草帘防寒保温。 一般来说,棚内温度要保持在15-25℃,即须有一定的温差。如果长时间维持在25℃以上,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不能满足甘蓝植株在高温下呼吸作用的消耗所需,温度越高消耗越多,就必须放开刚包上的球叶(散球),以增加制造养分的光合面积。为促进结球,就要适当通风,降低棚温,减少呼吸消耗养分的强度,达到养分消耗和积累的供需平衡,养分有所积累,才能顺利结球。因为热空气比较轻,容易上升,多聚集在棚的最高处,只要在热空气集聚的拱棚顶部通风,才能达到通风降温、降湿的目的。 5、 肥水管理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缓苗后的幼苗外叶易徒长,结球延迟,甚至只长外叶不结球。温度超过25℃时,外叶生长过旺,显得特别肥大,而叶球既小又松散。因此,定植后及时通风、控温和适时撤棚膜是早熟甘蓝获得早熟、丰产的关键环节,切不可任其高温、高湿而影响早熟。另外,定植后夜温控制在10℃左右,幼苗虽能缓慢通过春化,但积温不够,不可能发生未熟抽薹。 定植后塑料棚内气温低,蒸发量也不大,一般不急于浇缓苗水。幼苗开始生长时可进行中耕,提高地温,以利于控制外叶徒长。撤膜前1-2天选晴天上午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浇稀粪水。这一次浇水量要小,畦尾不存水,免得水大降低地温。过2-3天后开始中耕,中耕深3-4厘米,在苗周围划破地皮即可达到保墒和提高地温的目的,注意不要伤根。适当的蹲苗后,大多数植株已进入莲座后期,这时要随水追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5千克或硫铵20千克,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浇稀粪水。以后每隔10-15天浇1次水,连浇2-3次,就可以收获上市。每次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水量可稍大一些,但不可大水漫灌。 对于早熟春甘蓝的肥水管理,凡是易裂球的品种,在管理上需要强调的是进入包球期浇水要及时、均匀,浇水时间不可间隔过长,尤其在包球后期叶球比较紧实时,浇水要小、要匀。如一次浇水的时间间隔过长,下一次浇水必然造成大面积裂球。其原因是:叶球的外部叶片由于缺水,处于缓慢生长状态,而浇水后叶球的内部叶片迅速分化、生长,必然把叶球外面的叶片顶破,造成裂球。 6、 收获 一般早熟甘蓝叶球长到400-500克即可收获上市。但在市场价格平稳且尚未裂球的情况下,可适当晚些上市,因为在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管理条件下,每个叶球每天能增重40-50克,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产值。 7、 保护地早熟甘蓝的栽培需要注意一下两个问题 (1) 要合理密植,以提高产量。 (2) 要适时早定植、早撤膜、早追肥、早管理。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