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后小麦条锈病为何如此猖狂?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2449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2-2-20 16: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春后,气温上升、降水增多、田间湿度增大,小麦条锈病今年在锦阳市又呈现出大面积暴发蔓延态势。最近从全市2012年小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截至2月17日,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发现小麦条锈病,初步统计发病面积达到17.4万亩,是去年同期的8倍多,成为近10年来同期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最为严重的年份。梓潼于去年底在许州镇百顷村和东石乡皇观村调查,18块麦田有7块发现条锈病,病田率38.9%,是近5年同期条锈病发病率最高的一年,该县今春条锈病发病流行高峰较往年提前20天左右。
  据农技推广研究员、市植保植检站站长刘如东介绍,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
  专家介绍说,田间苗期发病严重的条锈病与叶锈病症状易混淆,不好鉴别。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近圆形,较大,不规则散生,主要发生在叶面,成熟时表皮开裂一圈,有别于条锈病。
        据了解小麦条锈病的疯狂爆发主要是因为降水增多,田间湿度大。据中国农药第一网了解,小麦条锈病病害孢子粉主要通过空气和流水传播,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当前,如遇雨水较多,气温适宜就会大面积暴发。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作为四川省小麦重要产区之一,绵阳也是该病害的高发地之一,并成为全国小麦条锈病菌源的“中转站”。
  今年以来,由于绵阳气温较往年提前明显升高,降水增多,田间湿度明显增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之有充足的菌源,为小麦条锈病高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小麦条锈病在锦阳市主要沿涪江流域从北往南传播蔓延,病点和重病田集中分布在涪江主要支流梓江、魏城河流域风口河谷地带条锈病早发常发区。
  专家分析预计,今年全市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有可能超过130万亩,与近年来最为严重的2002年不相上下。

中国农药信息网
除草剂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