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地老虎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796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2-2-27 10: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虫草害 forum
【大豆地老虎为害特点】:地老虎的食性极杂,是多食性害虫。可危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百合以及其它多种蔬菜,还可危害多种粮食作物和多种杂草。地老虎以幼虫危害蔬菜幼苗,将幼苗从茎基部咬断,或咬食块茎。
【大豆地老虎生活习性】: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每年可发生2~7代不等,江南一带6~7代,华北地区3~4代,东北地区2~3代。南方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成虫亦可越冬。华北地区越冬可能是成虫,或是从南方迁飞来,目前尚无定论。小地老虎在春季危害最严重,华北地区为5月下旬~6月上旬。成虫白天隐蔽,夜间活动,在黄昏后交配交卵。成虫活动受气候影响很大,10~16℃时活动最盛,低于3℃或高于20℃时则活动较少。夜间微风或阴天活动强,遇大风或降雨就很少或停止活动。成虫对黑光和糖醋酒物质有明显的趋性。成虫产卵在小旋花科野生杂草上。平均每雌蛾产卵800~100O粒。卵期4~10天不等。幼虫共6龄,3龄前大部分集中在植株的心叶里,或附近的土表、土缝中吃食植物。3龄后白天潜伏在土下,夜间及阴雨天出土活动,行动敏捷,食量大,密度大时有自残性,危害极大。大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后缩成环形。幼虫期30~40天。老熟后潜入土下5~6厘米作土室化蛹,蛹期12.4~17.9天。成虫寿命约10~12天。
【大豆地老虎发病规律】:以小地老虎为例:适于温暖的气候条件,在日平均温度13.2~24.8℃时,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最为适宜。25℃以上就不适发生,超过30℃成虫的寿命就缩短,不能产卵。在平均气温12.8℃,地温15.3℃,相对湿度73%时,成虫活动最盛。在气温9℃,地温13.8℃,相对湿度73%以下时,成虫活动较少。
小地老虎适于潮湿的土壤环境。在低洼、多雨湿润的地区发生量大,所以主要分布在河、湖、低洼内涝、雨水多及常年灌溉区。土壤湿度是影响小地老虎发生量的重要因素,适于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的土壤含水量为15%~25%。
小地老虎多发生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沙壤土、壤土、粘壤土等土质疏松,保水力强,适于小地老虎发生;而丘陵地、干旱地区,及粘土、沙土地对其发生不利。在栽培中管理粗放,田间杂草多,或附近有荒地,诱成虫产卵多,则危害严重。成虫产卵期需要吸食花蜜,春季蜜源植物丰富,越冬代成虫营养不足,则产卵量大,危害严重。
【大豆地老虎防治方法】:
①预测预报 准确的虫情预报,可发作好诱杀成虫的准备和防治幼虫的适期。
成虫调查是利用黑光灯或糖醋诱杀诱集成虫,逐日统计数量。诱蛾量最多的1天为发蛾高峰日,过15~20天为幼虫盛发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期,再过10~20天为幼虫危害盛期。如果一台诱蛾器连续两天诱到30头以上的成虫时,在正常条件下,即可预报有大发生的可能。在低洼湿地或杂草地,每2~3天检查1次,每次调查5个点,每点1平方米,仔细检查地上和地下,记载幼虫数量及虫龄。在定苗前,平均每平方米有虫0.5~1头,定苗后有虫0.1~0.3头,或每100株苗有虫1~2头时,即应进行防治。
②田间管理 早春及时铲除地头、田边、地硬及路旁的杂草,集中带到田外沤肥或烧毁,以消灭草上的虫卵。秋翻或冬翻地并冬灌,可以杀死部分越冬幼虫或蛹,减少翌年虫量。春季耙地,可消灭地面上的卵粒。 ③人工捕捉 在田间发现断苗时,在清晨拔开断苗附近的表土,即可捉到幼虫。连续进行捕捉,效果良好。
④诱杀成虫 利用糖醋液或黑光灯在田间诱杀成虫。黄地老虎喜欢在芝麻、苜蓿等幼苗上产卵,春季可利用这些植物诱集成虫产卵。当诱集植物出苗后,每5天喷1次药,20天后把植物处理掉,可有效地消灭成虫和卵。
⑤诱杀幼虫 泡桐树叶诱杀:采新鲜的泡桐树叶,用水浸泡后,每亩50~70张,于傍晚放在被害田里,次日清晨人工捕捉叶下幼虫。
毒草诱杀:用90%敌百虫5克,均匀拌合切碎的鲜草30~40千克,再加少量的水,傍晚撒在菜田附近诱杀幼虫。
⑥药剂防治 对地老虎3龄前的幼虫,可用2.5%敌百虫粉剂每亩1.5~2千克喷粉,或加10千克细土制成毒土,撒在植株周围,或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800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进行地面喷雾。
在虫龄较大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农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的1000~1500倍液,进行灌根,杀死土中的幼虫。

中国农药信息网
除草剂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