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化肥行业不良现象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5994 | 回复数:5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0-11-24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篇

  企业是化肥生产和流通的源头,近年来主流的化肥生产和流通企业为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绩斐然。然而,一些“非主流”和少数“主流”企业却在大肆胡来,践踏着国家的基本之“爱”。
               1 偷工减料——养分造假
  为降低成本获取不正当利益,很多企业不惜损害农民的利益,铤而走险减少化肥养分,这是绝大部分造假企业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据一位从事化肥生产几十年的老同志说:太黑了!!!由于肥料市场的激烈竞争,现在很多复合肥企业都在偷养分。笔者敢保证,2008年全国含氯45%复合肥真实养分到40%就算是有良心的企业。这世道真是变了!
   据笔者测算,2008年8月份全国复合肥单养分平均价格在80元以上,有的地方最高达到100元左右,如果某企业降低5个养分,那么企业则可以每吨多赚取400元以上的“黑心钱”!有的企业甚至铁红、粘土和贝粉,或者其他填充物挤压造粒,制造所谓的中化牌进口颗粒钾肥,堂之以皇,钾元素含量可想而知,不法之徒每吨获利高达4000元之多,钾肥造假大多集中在配方肥较多的沿海和港口地区。
  2 披着羊皮的狼——标识造假
  一些无良企业在化肥包装上可谓是绞尽脑汁、做尽文章。把机械造粒的复混肥料故意标注为复合肥;或故意改变重要标识的字体大小(国别等),掩人耳目,混淆视听;国家明明规定化肥包装上只能标注氮磷钾的含量,他们却胆大枉为,标注一些被禁止、或子虚乌有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元素、其他矿物质等。例如:山西、河南、四川等地生产的所谓含硫“尿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其实就是硫酸铵、碳铵、粉状尿素或氯化铵等挤压而成。笔者曾经在江苏某地看到某复合肥氮、磷、钾总养分、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含量合计高达75%!难怪当地经销商惊呼:我的娘啊!那还叫化肥吗
  3 缺斤短两——重量造假
  国家规定的《固体化学肥料包装》要求:化肥每袋净重50+0.5Kg或20+0.5Kg,每批产品的每袋平均净重不得低于50Kg或20Kg。就这么个规定,那些“无奸不商们”也竟然大做文章。一是将每袋净重实际灌装成毛重,如果每个包装袋按0.25 Kg计算,那么他们每吨可以少装入化肥0.25公斤,相当于每吨化肥农民受损10—20元;二是充分利用国家规定的合理允许误差,每袋少装0.5Kg,每吨就可以少装10公斤,相当于每吨化肥农民受损20—40元。积少成多,积流成河,每年中国农民不知要因这个不合理的“合理误差”损失多少收益!
  4 “鸡”鸣“狗”盗——商标造假
  在每年的磷复肥年会或各省市的化肥展销会上基本都能看到许多国外品牌的复合肥,展厅里、地摊上,一眼望去不计其数。例如:独联体的某某特、美洲的某某嘉、欧洲的某某宝等等。难道他们真的是国外品牌么据山东某企业的知情人士透露,国外化肥品牌在中国确实有——也应该有!就那几个屈指可数的国际知名大品牌是真的,其他不知名的、五花八门的“假洋鬼子”几乎全部“拉登”——一抹黑!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一些农民崇洋媚外,他们便投其所“好”,花三五千元便可让国内的代理公司在国外注册个空壳公司以及洋品牌,然后再自己给自己来个生产授权或者合作生产以及品牌转让,国外的公章反正大家看不懂,一个月之内搞定,就这么简单!笔者听后恍然大悟,这些“假洋鬼子”连“混血儿”都称不上,纯粹就是正宗的国产货!
  5 指鹿为马——概念造假
  近年来随着缓控释肥和生物肥在我国的兴起,化肥行业概念造假者便成了“绿头苍蝇”——轰!于是乎,一夜之间各种缓控释肥和生物肥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满山遍野如雨后春笋。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中原肥料双交会”上,笔者亲眼看到展会的广场上有数百种缓控释肥和生物肥,为探听虚实,笔者和同伴问某一地摊企业缓释肥的肥效,一个自称销售副总的“大领导”正儿八经一脸严肃地告诉我们,他们的缓释肥肥效长达6—9个月,增产30%。笔者当时差点晕倒,幸亏有同伴相扶,不仅感叹“山寨真雷”!据国内知名的某缓控释肥研究所透露,截至2007年底中国真正获得技术转让的缓控释肥企业也不过几十家,2007年全国各种缓控释肥总产量也就数十万吨,其他的不知是“东郭先生”还是“南郭先生”
6   夜郎自大——数字造假
  为了取得行业的认可,为了经销商的接受,一些企业便在产能和产量以及企业的数量上玩起了数字游戏。动辄号称百万吨某某肥生产基地,“全国最大”、 “亚洲第一”、 “第一品牌”满天飞,以此引起行业和经销商的重视;或者虚报企业真实产销量,以虚假的数字获取驰名商标。江苏某企业领导曾对同行感慨到,中国复混肥企业对外公布的产量至少一半是“海水”。

监督管理篇

  对于仍享受国家政策扶持的化肥行业来说,化肥市场的监督管理是关乎市场秩序和国内粮食生产安全的大事。虽然相关职能部门每年都在打“假”,但仍然没有杜绝化肥假冒伪劣现象的出现,以至于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关化肥打假的顺口溜“打大不打小,打真不打假,打公不打私”。究竟原因何在
1 花拳绣腿——形式主义
  农资行业打假不仅是一项国家的执法监督职能,更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和质量监督部门虽 然工作态度端正,执法公正,但因不懂化肥有关的各种产品质量标准和标识管理办法,而无从下手,从而不能够有效地打击化肥的假冒伪劣。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这些部门只能在每年的“315”和用肥旺季象征性的走一下过场,跑个龙套。怪不得有化肥经销商说,不是因为“狐狸太狡猾,而是老虎跑得太慢了”!
  2 为虎作帐——地方保护
  化肥造假之所以十分猖獗,除了不法之徒利欲熏心之外,还有很多工商和质量监督机构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以及勾结现象。单纯为了追求地方产值和税收,甚至个别公职人员为了收取一些生产企业的好处费,放弃原则,对化肥造假企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态度。2005—2007年间东部某省的一些地市在每年的“315”之前,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化肥企业只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公告费,就不再对该品牌的化肥进行抽检,胆敢不交“保护费”,接下来就是“一条龙”式的“热情服务”:举报、抽检、化验、异地查封。含量合格,水分不合格;产品合格,包装不合格;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方法总比问题多,不合格罚死你,合格了拖死你!在用肥旺季封存仓库一两个月,一是耽误销售,二是价格缩水,看你服不服!
这么多“主流”“非主流”“爱”之胡来,已经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化肥流通和市场秩序,农民恨之,国人痛之,一日不改,民无宁日!呜呼!做人难,行此文更难!此时,手比笔沉,心比手沉。伤痛的心不知如何说出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化肥市场的规范大家都在期待!



销售渠道篇

生产假冒伪劣肥料的企业其“产品”的销售范围都很广泛,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市场只要有肥料出现的地方,肯定就有他们的踪影。那么,这样的所谓产品又是如何进入到市场去的呢?据可靠消息来源称,在目前的肥料销售渠道之中,有一种专业性非常强大、活动非常隐蔽的、并且组织性也非常全面完整的销售的网络在快速的流通着这些所谓的产品。这样的销售网络能够直接把货物送达到农民的家里或者田间地头去,况且价格便宜,包装也不错。一旦肥料的劣效出来之后,农民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来源的!更有甚者就狂言到:我知道他们的地很肥,就是一年两年不用肥料,他们的收成也不会有多大的差别的,所以我给送的肥料保证不会出问题的!从制作(自作)到批发(脾发)商再到零售(野兽)商再到农民手上(受伤)三级高利润的驱使泯灭了人性!每逢雨天(农资打假)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就纷纷花钱买伞!乐得羽扇之下的保护。据可靠人士透露,还有假冒伪劣的产品居然和正规军打起了价格大战,并且迫使正规军作出了很大的市场让步!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希望她能从桥上走过,我能看一眼她……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 www.nongzi100.com--中国农资联盟农资网 www.nongzi.me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0-11-25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大家都对这些现象司空见惯了?竟然没有人理了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希望她能从桥上走过,我能看一眼她……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 www.nongzi100.com--中国农资联盟农资网 www.nongzi.me
发表于: 2010-11-26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刚看到此贴!
发表于: 2010-11-26 1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情况简直就是如今各个行业的通病,依靠监管显然是不成熟的,只能大家练就火眼金睛,谨防上当吧。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0-11-26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susan 的帖子

被骗过几次慢慢就成火眼金睛了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只希望她能从桥上走过,我能看一眼她……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 www.nongzi100.com--中国农资联盟农资网 www.nongzi.me
发表于: 2010-11-26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加勒比海带 的帖子

可怜的孙大圣,早知道火眼金睛这么好练,何必糟那些罪呢.....
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