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蔓枯病(小球壳)的防治方法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906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2-4-1 16: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症状:          主要为害茎基部,初生油渍状病斑,表面变白,出现裂痕。有时溢出胶状物。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叶部病斑为圆形,淡褐色至灰褐色,比炭疽病斑大,边界不分明;常在叶脉之间呈扇形扩展,病斑部位容易破裂。
  病原: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形态附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生出孢子向四周飞散,形成侵染源。
  防治方法:       
  当地温达到20℃以上时开始发病。大棚、小拱棚栽培的发病早于露地栽培。露地栽培时,在梅雨期雨量大、尔后持续晴天、气温骤升的年份发病严重。土壤中盐类浓度增加可引发大棚内的病害。另外,根癌线虫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由于该病菌由土壤传播,要选用无病床上。染病床上应加以消毒,并从无病株采收种子。育苗后,要尽量减少移植伤口。加长轮作年限,避免连作。栽培时要选择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大棚内采取地下供水,可减少病害发生。
中国农药信息网
除草剂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