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出菇异常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3200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2-4-6 1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针菇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  
  1.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
    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或只在沿袋壁四周出现少量菇蕾。
    防治办法:①适时搔菌,刺激料面同步现蕾;②在菇蕾出现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干燥;③在沿袋壁四周见有菇蕾时,将其压死,防止肥胖菇发生。  
  2.针头菇。无菌盖,菇体似针头状。
    原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只长菌柄,不长菌盖。
    防治办法:加强通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3.水菇。似水浸样,颜色发暗,呈半透明。
    原因:喷水过多,温度过高,蒸腾作用减弱,水分滞留菇体。
    防治办法:定期通风,减少喷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5%~80%为宜。  
  4.疲软菇。菇体软而不挺直。
    原因:温度偏高,且缺氧。
    防治办法:①预防高温;②做好驯养抑制,在低温、干燥、通风条件下,使幼菇生长整齐、坚实、无水迹。  
  5.扭曲菇。菇柄弯曲或扭曲,有时呈“麻花”状。
    原因:菇棚内光照方向多变。
    防治办法:设置顶光,遮盖四周光源,促使菇柄朝一个方向伸长。  
  6.侧生菇。在袋壁四周长出菇体。
    原因:装料松,尤其是较为松软的培养料,培养后期,在袋壁与培养料之间出现间隙,一旦生理成熟,往往形成侧生菇。
    防治办法:将料装紧压实,上下均匀,使料紧贴袋壁;对已形成的侧生菇压死,防止营养消耗。  
  7.早开伞。菌盖过早展开或脱落。
    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不足;②袋简短,菌柄很快长出袋口,供氧过量,且温度又偏高。
    防治办法:注意补水;适当控制袋内二氧化碳浓度,加套薄膜袋;温度高时做好降温。
    8.菌柄基部联结。
    原因:在提升袋口薄膜抑制菌盖生长时,因薄膜透气性小,袋筒内氧气不足,导致菌柄基部绒毛增多,柄与柄之间发生联结。
    防治办法:将袋口薄膜分次翻折,增加袋筒内含氧量;在幼菇长到1~2厘米时,把袋口翻折,使袋筒高出料面4~5厘米,待长到5~6厘米时,再全部拉直袋筒,增高二氧化碳浓度,让菌柄尽快伸长。
农药第一网http://www.nongyao001.com
农药商城http://www.nongyao78.co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