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347 | 回复数:3
昨天早上7点,正准备起床,就听见送牛奶的大姐,在我家花园外面大声喊:“从下周一开始,牛奶涨价了哈,从7.8元涨到了9元,通知你们一下”。我心里一惊:涨这么多?大姐说的牛奶,是新希望公司的华西牌牛奶,2斤装的那种。正惊诧间,夫人从花园里嘟哝着走进来:国家不是在严格控制物价嘛,还刚刚“国16条”呢,为什么还涨这么快啊? 是的,这个涨幅确实够大。15%,比股票涨得快多了。这个涨幅,对于混迹于资本市场的人们来说,除了一声慨叹,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居民家庭来说,那还真得费一番踌躇。因为,比股票涨得还快的,绝对不只是华西牛奶这一项。 报社楼下有一家饺子店。它的“排骨手擀面”是我最喜爱的。可是,现在变化也挺快。以前二两面外加一碗萝卜汤,对于我来说,就足够吃了。近两个月,我发现,二两面老不够吃,面的份量,明显减少;排骨的块数,也从以前的6~7块,变成了现在的4~5块。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通胀:价格没有变,但是,份量少了。变相涨价了。我想,这也无法责怪面店老板。原料都涨价了,他们不搞个隐形通胀,经营也难以为继吧。 这些生活中的经济学,可比国家统计局每个月公布的CPI数据来得真实和实在。尽管经济学家们都在欢快地玩弄着他们喜欢的数字游戏——预测通胀的高峰值,可能在年末的11月或者12月,并且说明年CPI数据可能就下来了。可是,看看眼下什么东西都在涨,就是工资不涨的现实,老百姓早已经没有了底气。本质上说,那些已经公布的CPI数据,确实无法反映通胀的真实面貌。从新希望的华西牛奶15%的涨幅,我们就可以知道,潜在的真实通胀是多么厉害。 其实,从管理部门严厉控制物价的“国16条”,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这16条本身的内容如何,而是看到了这16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管理部门的焦虑、忧虑和问题的极端严重性。 按照经济学原理,通胀现象的形成,有供给原因和货币原因,但是,本次严峻的通胀现实,根本上却是一个纯粹的货币问题了。这是多年来美国和中国货币超发带来的严重后遗症。不论是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辣翻天、玉米疯,还是苹什么、棉里针,如此等等,我们表面上看到的是这些农产品大幅涨价和房价大幅上涨,但是,其纷繁复杂的迷乱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图景:那就是过量资本的不安躁动和在各大市场的狼奔豕突。资本的本性,就是永不停歇的追求利润,一刻也不会安分。因此,当在楼市调控的时候,它就会像被截流的洪水奔流进农产品,当我们在农产品价格管控的时候,它又会奔流入股市或者其他大类资产市场。因此,最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如何解决货币问题。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美国不但不给力,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地搅浑水。从QE1到QE2,甚至还可能弄出现一个什么QEn来。从而加剧了全球货币洪水的泛滥奔流。 目前,不论是高调的管控物价还是管控外汇,以及正在进行的货币政策转型,本质上都集中在一个逻辑点:如何强力拴住货币这匹奔腾的野马。我们认为,这就是目前管理层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随时继续出台新的加息或者准备金措施,我们都不会感到意外。 股市,目前就是这种基本面的完全反映。一方面,货币正继续在各大市场狼奔豕突,海外资金也囤积在香港对内地虎视眈眈,为股市提供资金源泉,让股市在预期中难以大跌。另一方面,管理层的强力管控措施也绝对不会放松,因为这是关乎民生和稳定的大事情,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正在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这也让指数更难以大涨。但是,短中期内的趋势性衰弱已经难以改变。 于是,这就是一个指数夹板。而反映中国经济大转型的结构性机会,将“躲”在这个夹板缝里蓬勃生长。这一点,我们从11月份以来几个典型指数,就可以发现这种夹板缝里的机会是多么明显:科技100P指数、科技100R指数、中小板综指已经接近收复失地,而创业板指数不仅收复了失地,甚至创出了新高;但是,上证指数、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却仍然在低位犹豫徘徊。 我对夫人说,我们老百姓对抗15%的牛奶涨价和二两手擀面份量的减少,没有别的办法,就只有希望我们的股票比15%涨幅更快一些。如此,我觉得,在这个还算暂时安全的夹板里,我们得赶紧寻找这种难得的结构性机会。跑赢15%,就是胜利。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