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2457 | 回复数:0
中共中央2001年18号文件《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认为农民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主要包括经营权、收益权和流转权。流转权主要指承包期限内相互合作、转包、有偿转让、入股、联合经营、抵押等。 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其中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土地流转”成了最热门的一个词组。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加快农村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流转。应明晰农村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的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市场或管理中心,促进农村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流转。健全和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户将耕地向种田能手、专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流转,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承包土地可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多种流转模式,增强农村承包土地的流动性和融资功能。 土地流转的模式包括:土地互换、土地出租、土地入股、宅基住房以及股份合作五大方面。其中,土地出租、土地入股、股份合作三种模式是目前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表现形式有:1、“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做到统一供种、供肥、供药,统一提供农机服务和收购、销售服务,这一模式是目前农村市场最多的一种模式;2、“现代化农场”模式:专业大户和大农场主的出现,即农户将自己的土地租赁给大户;3、“植保公司+农户或农场”模式:专业化防治公司为农户或农场提供专业的统一供种、供肥、供药和技术服务,此种模式即专业化统防统治。 土地流转,农资营销暗流涌动。一场农资企业营销的变革正在开始上演。 一、区域销售人员重点工作将下到基层:在散户种植的时代,我们只要搞定经销商,搞定零售户。基本上,产品销量已经没有问题。现在,随着大户越来越多,合作社的强势崛起,统防统治的开展,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现在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民,而不是一级经销商,深入农村,包围县城。把营销的重点,放在基层田间地头的推广与试验上面,放在帮助农户解决病虫草害问题,帮助其增产增收上面。农民更看重更关注的是产品使用之后的效果。未来的农资企业区域人员配置应该是基层推广人员9:区域经理3:省区经理1这么一个比例最佳配置。做好基层工作,让农民熟悉并认可本公司产品,农资营销将回到技术营销的正确方向。 二、区域自主性将会加大:随着合作社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加剧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今后的农村将会朝着一村一品或者一县一品的模式发展。意味着专业化种植规模将会扩大,终端零售商转型为终端技术服务部,农资零售行业会大规模萎缩。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自主性将大大加强。各个区域根据独特情况,产品组合配套,最重要的还是放在后期的维护方面。将会像现在的家电行业一样,售后服务将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三、企业应加强与合作社等新型组织的合作:很多合作社以及大户农场,土地高度集中化、管理高度规模化,这些已经具备了直接叫板经销商的能力。这个程度上的农户以及合作社,企业可以直接跳过经销商一级,和他们进行合作。更多的,便是售后服务以及技术知道工作。 四、卖方案而非卖产品:大户的集中采购,合作社植保服务公司的联合采购,解决方案将是他们的首选。这是一个产品泛滥,供大于求的时代。单打独斗,只能挤出很小一片容身空间。打组合拳,卖全套服务,走解决方案路线。 五、农资行业将走入微利时代,标准致胜:快速增长的农资行业以及加速整合集约的土地,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供求出现不平衡,农资采购力度加大,农资行业将逐渐步入微利时代。都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运营管理的标准化,有助于农资企业建立更加清晰的流程管理框架,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管理波动产生的风险,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同时,在土地高度集约化的前提下,标准化的营销,标准化的步骤,将效率最大化的达成销售,提供服务。 六、销售渠道多元化。身处网络时代,农资选行业当然也不能落后。要注重产品的网络推广,利用农业电子商务及农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销售。 土地流转的进行,市场大环境的改变,将加速促进农资行业洗牌。这将是一场盛宴,还是一场悲剧?方向,因选择而变。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