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人分享:习惯了得到,忘却了感恩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4156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2-10-27 09: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妈妈为孩子付出了一生,只为到老得到养老院式的“回报”,社会曝光太多的故事与现实,让逐渐老去的妈妈心灰意冷,多少孩子只习惯了得到,忘却了感恩与回报。
  如今的孩子们,都认为爱是一种传递,就像河水从上向下流动一样,是的,爱是一种文明、一种文化,是在传递,需要传承,可孩子们忽略了爱其实也需要回报。

  如果“爱”在经济学者的眼中,也按资源去看待,她最大化的收益与价值在哪里?首选是投资回报率,其次才是爱的综合社会效益。
  我们活着活着,就只习惯了得到爱,而忘却了感恩爱,更谈不上多少回报爱。
  也许是生活所迫,就像同事间的对话那样。同事说,整天忙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我说,周围全是忙人,人的生活就是在应付着忙!
  也许是淡漠,我们只是习惯了一些东西。就像那个故事:
  甲一直爱护乙,自己的馍一直分给乙吃,这样持续了很多年。可有一天,甲将馍分给了丙吃,于是乙不高兴了,想不通,与甲大吵一架,从此绝交。其实乙忘记了馍其实是属于甲的,从来都不是自己的,又何苦强求甲要一直分给自己。
  爱,在乙的眼中慢慢变成了习惯,是应该这样的,慢慢也就没有了感恩。没有了感恩,也便开始疏忽与应付,被冷却的爱当然也会转移。
  当父母把爱给了我们,我们在传承方面把爱传递给下一代,可我们本身没有做到“最大化”的回报爱,所以我们并也不期望孩子们来回报我们。
  这看似是一个良性的传递,可不是一个完全的传递。因为我们没有去尽可能地回报爱,孩子们也会学习我们,对回报爱有些漠然。这种单边儿传递,缺乏上下互动的“爱”,只是“一厢情愿”,如今也是个“一厢情愿的社会”。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单边的爱,让我们养成了“习惯得到”的习惯。
  有一年,很热的夏天,一队人出去漂流。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时候,把拖鞋掉下去了,沉底了。到岸边的时候,全是晒的很烫的鹅卵石,他们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于是,女孩儿就向别人寻求帮忙,可是谁都只有一双拖鞋。女孩心里很不爽,因为她习惯了向别人求助,而只要撒娇就会得到满意地答复。可是这次却没有。她忽然觉得这些人都不好,都见死不救。
  后来,有一个男孩将自己的拖鞋给了她,然后自己赤脚在那晒得滚烫的鹅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还自嘲说是铁板烧。女孩表示感谢,男孩说:“你要记住,没有谁是必须要帮你的。帮你是出于交情,不帮你是应该。”
  女孩记住了男孩的话,自此以后学会了对施以援手的人铭记在心,并给以更大的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
  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孩子与父母,员工与老板,老板与员工,不也是这样吗?
       我希望我们农资人朋友,多一些学习,多一些感恩,多一些感动!

我们都是好样的!本内容来自中国农资联盟农资论坛www.nongzi100.com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