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孢囊线虫病是近年来危害许昌市小麦的一种新病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地块可达70%以上,甚至毁种绝收,对小麦生产威胁极大。许昌市自2003年11月在禹州市火龙乡马寨村55亩麦田首次发现该病害以来,由于虫源不断积累、传播,近几年危害呈面积不断扩大、程度逐年加重趋势,每年造成严重危害面积在5万亩左右。 小麦孢囊线虫寄生危害小麦根部,受害植株地上部分典型症状为矮化、瘦弱、叶片发黄,类似缺肥症。发病初期麦苗中下部叶片发黄,而后由下向上发展,叶片逐渐发黄、枯死。该病害在田间分布不均匀,常成片发生,主要在小麦的苗期、返青拔节期、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受害轻的到拔节期出现症状,受害重的在小麦4叶期即开始显症。苗期受害幼苗矮黄,分蘖少或不分蘖,地下部根系分叉,多而短,丝结成乱麻状;返青拔节期病株长势弱,明显矮于健株,根部有大量根结;灌浆期小麦群体常现绿中加黄,高矮相间的山丘状,根部可见大量线虫白色孢囊(大小如针尖),成穗少且穗小粒少,产量低。 由于麦播以来温湿度适宜,有利于孢囊线虫幼虫的孵化和活动。据植保部门调查和群众反映,今年许昌市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程度有所加重,近日部分麦田已出现危害状,以许昌县河街乡部分田块表现较为严重,受害田块麦苗发黄、瘦弱,分蘖率低,个别危害严重田块已进行了补种。随着危害加重,预计近日会有更多的麦田出现受害现象,建议广大干群高度重视,及时开展补治,控制其进一步危害和扩展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提高整地水平和质量,播后适当镇压,制造不利于线虫孵化活动的环境;增施氮肥和磷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植株抵抗力,可有效降低该病危害程度。 (2)选用抗(耐)病品种 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推广种植太空6号等抗病品种,可有效减轻该病危害。 (3)轮作 与非寄主作物(如:油菜、大豆、棉花)隔年或3年轮作。 (4)药剂防治 小麦播种前(耙地时)每亩用5%神农丹2-4公斤或5%灭线磷(线敌)3公斤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3-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降低该病危害。 针对目前已出现小麦孢囊线虫病危害的田块,可采取补救措施:利用上述药剂加入尿素10公斤/亩顺垄沟施,施后及时浇水使药剂尽快、完全被植株吸收,效果较好。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