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中国除草剂专项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报告主要分析了除草剂行业的市场规模、除草剂市场供需求状况、除草剂市场竞争状况和除草剂主要企业经营情况、除草剂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除草剂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除草剂产品趋势预测:玉米田苗前除草剂将进入微利时代,苗前除草剂的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苗后除草剂将异军突起,烟嘧磺隆近期难成气候(药害问题要非常重视才行),甲基磺草酮的成本偏高,乙草胺、丁草胺、莠去津、草甘膦将继续担当重任;市场经济导致的农作物价格的大幅波动,大豆田常残留的除草剂也会逐步退出市场,精喹、虎威、咪草烟等进一步蚕食乙草胺的市场已成定局;水田除草技术较成熟,不会有太多变数,水稻田除草剂将向使用方便的泡腾片发展;小麦田除草剂继苯磺隆、骠马、阔世玛之后,禾阔双除且价位合适的品种是市场急需,油菜田苗后草除灵急需取代产品, 除草剂登记应有预见,目前国内农药生产企业1821家,其中除草剂生产企业406家,根据最新登记资料可以看出,尽管国内登记总量较大,但有效成分和剂型的登记数量并不大,在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上登记有效成分数量最大,超过20个有效成分;而在白菜和芝麻上登记的有效成分最少,仅有一个;在水稻和玉米上登记的剂型种类达到8个。创制成本增加,登记新品种数量减少。未来十年,全国化学除草面积可能会增加0.31亿公顷,因而蕴藏着可观的商机,面对来自未来的巨大市场需求,现有的缺点明显的部分产品需要更新,“草甘膦+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是改善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剂品种结构的捷径。 混用研究应当加强,除草剂混用可以延长持效期。有些除草剂只能土壤处理,而有些除草剂品种只能茎叶处理。在田间有草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茎叶处理除草剂与土壤处理剂混用。采用“一杀一封”延长控草时间。除草剂混用可以降低残留药害的风险,一些除草剂品种虽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但持效期过长(如咪唑啉酮类),这些长残留除草剂与普通品种混用后,在不降低防效的情况下,降低了长残留除草剂的用药量,也可以减少残留药害的风险。 除草剂助剂的研究,助剂尽管一般没有除草活性,但可以显着影响除草剂的药效,助剂可以影响除草剂的喷施过程中在靶标植物上吸附、滞留、吸收和传导,以及最终到达作用靶标的除草剂有效成分的量,一些助剂公司专门开发增渗、抗雨水冲刷、抗漂移等各种用途的助剂品种,将为除草剂的发展提供空间。 除草剂加工技术不断进步,剂型逐渐丰富而呈多元化。各种高效助剂不断被开发成功,老品种潜力得到发挥;水基化、固体制剂将成为我国除草剂剂型发展的重点。 (文章来源:中国农药网)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