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3087 | 回复数:0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郭任旭 实习生郑展能) 2010年1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独家中标成为广东新农保业务合作银行。3年过去,该行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超过1600万人参保,累计代缴金额近40亿元。 数据背后,“创新社银合作模式”的建立和乡村网点的覆盖是其核心。通过创新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理念得以实现。“3年来邮储共投入将近2亿元,目前还未能盈利,但每年为政府减少了超过3亿元的成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简称“邮储银行广东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李钢强调,这是邮储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长远战略。 小政府 大社会 粤创新“社银合作”模式 “广东邮储银行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我认为这才是真正为建设幸福广东做贡献!”2011年,在一份由广东省银监局呈报广东省政府的关于广东新农保业务开展情况的工作简报中,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宋海如此高度评价。 2012年6月,广东省常务副省长肖志恒到云浮市调研新农保工作,再次称赞邮储银行广东分行“为农民办了一件大好事!” 最新数据显示,承办3年,截至今年11月底,邮储银行广东分行承接的全省15个地市95个县(区)的业务中,新农保累计参保人数达到1646.9万人,累计代收保费金额达37.33亿元,累计代发金额达52.5亿元。 这种全新的“社银合作”模式引起了国内社保界的普遍关注。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如此评价:“广东省在新农保业务经办上正在尝试一种服务外包模式——将经办业务向社会开放,与商业银行合作,成立社会保障银行。”这种在国外已经成熟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在杨燕绥看来,国内尚处于植入阶段,而广东新农保作出了令人欣喜的尝试。 创新模式之前,广东新农保业务面临着客观难题。“以往广东省社保机构面向城镇社保的经办人员仅有7017人,而城保五险参保1.28亿人次,人均经办业务量达到1.82万人次。‘小马拉大车’的超负荷问题多年存在。”上述呈报省政府的报告指出,在不增人增编的情况下,新农保经办压力十分巨大。 以梅州市平远县为例,新农保日常管理工作在县一级需要3-5人才能完成,乡镇需要增加经办人员30-40人,含场地等各项开支,一年新增费用近400万元。按照总体测算,广东1236个镇承接新农保工作,需在镇、县一级增加社保人员约2400人。 “社银合作”模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在不改变政府核心管理职能的基础上,邮储银行广东分行利用其在乡镇的网点覆盖率,主动承担了新农保参保人员原始料登记、核对、录入,代收个人缴费、代发养老金等工作。“邮储银行的前台变成了社保经办体系的分支,解决了基层经办力量不足的核心问题。”李钢说。 “仅去年12月份,邮储银行广东分行新增参保人员就达300万人,日均处理量达10万,高峰时每天处理的参保数据达20万份。”李钢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今年邮储银行广东分行承办的参保人数新增量更是多达800万人,该行的网点基础与数据平台为上述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网点多 取款易 农户村里可取养老金 目前,邮储银行广东分行在广东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93.6%,凭借这一优势,2010年该行为新农保业务推出“一站式服务”模式,农民只要“跑一趟路,对一个窗口,填一张表”,就能办理新农保参保手续。而据调研,手续繁琐是以往农户参保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让农户“足不出村”就可以取到养老金,邮储银行广东分行加紧在广东布置大量的助农取款点。以江门为例,目前该市已经投入400多万元在全市建立了近千个“福农站点”,形成“一村一站”的便利服务网络。“目前江门每个月代发将近2000万元养老金,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这些助农取款点发放到户。”邮储银行江门市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张雪飞介绍。 江门开平市沙塘镇塘浪村的老人李兆春已是83岁高龄,对于“福农站点”带来的便利体会深刻。“从前取养老金,到镇里要经5公里车程,来回要花4元,但现在只要到村里的百货店,就能轻松取钱。” 来自邮储银行广东分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邮储银行在全省布放助农取款服务点6761户,覆盖超过34%的金融空白行政村。这些助农取款点实现新农保代发和小额取现等交易约10万笔。 “按照计划,明年我行将在省内1.6万个金融空白村实现‘助农取款’全覆盖,真正实现村村通。”李钢透露。 投入大 周期长 普惠金融是一项战略 “承办3年,我们目前在新农保业务上还未实现盈利。”李钢笑着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仅是建设‘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邮储银行投资了2400多万。每份参保资料的录入成本仅按1元计算,1600万人就要耗费1600万元。另外,1600多万份金融存折与450万份社保存折,按最低成本计算也要5000多万元。”邮储银行广东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承办新农保业务3年来,该行已经投入近2亿元,“这还没算上人工成本,那才是支出最大的一块。” 资料显示,邮储银行“社银模式”每年为政府节省3亿元以上的人力运作成本。此外,邮储银行还为参保农民免除存折工本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仅此一项,邮储银行广东分行一年向参保农民让利逾3亿元。 在庞大的支出面前,新农保带来的即时收益并不可观。据测算,以1600多万参保人、每人每年缴纳100元算,一年得到存款16亿,加上政府补贴可达20亿。按照1%的存款收益率计算,每年收入约2000万元。 “按照测算,预计要到第五年才能达到盈亏平衡。”李钢表示,承办新农保,邮储银行更重视的是社会效益和长远的经济效益。“农户办理业务存在很强的惯性,这些年习惯了邮储网点提供的服务,未来不会轻易改变。” “邮储银行在县域的网点分布是我们开展新农保业务的最大优势!我们从银行长远战略角度出发,让利于民,推行普惠金融,这不是一个口号,是实实在在的市场战略!”李钢如此总结。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