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半夏微凉 于 2013-2-24 16:27 编辑 番茄生产过程中,会因枯萎病、青枯病和生理性缺水等引起植株萎蔫,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补救。 因生理性缺水造成番茄茎秆中空和萎蔫的现象多发生在低温季节,主要由根系生长不良引起。番茄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9~10℃时根毛停止生长,土温降至5℃时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受阻,如果此时放晴,棚温迅速升高,根系却难以迅速吸水,从而造成植株萎蔫。通常在气温稳定回升,根系恢复正常后症状会减轻。 因枯萎病和青枯病引起的植株萎蔫则不同,往往会给番茄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病菌不同,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二是发病生育期不同,青枯病多在株高30厘米时开始发生,而枯萎病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生。三是萎蔫现象不同,青枯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复,而枯萎病株白天萎蔫、傍晚不恢复。四是病程不同,青枯病病程进展迅速,严重的病株经7~8天即死亡,而枯萎病病程进展缓慢,病株一般要经15~30天才枯死。五是青枯病病株枯死后叶片仍保持绿色,而枯萎病病株枯死后叶色变黄。六是横切病茎用手挤压或经保湿,青枯病病株的切面会溢出白色菌液,而枯萎病病株则没有。 应急解决措施:如果出现生理性萎蔫现象,应在光照过强的中午覆盖草苫,降低光照;及时打顶,抑制生长,减少地上部的水肥消耗;也可以在萎蔫植株上喷洒清水,同样能缓解萎蔫(不要急于浇水,有的菜农反映,在给蔬菜浇水后,萎蔫减轻)。这种做法虽然能补充植株蒸腾所需要的水分,暂时缓解萎蔫,但对植株根系有损伤,降低植株抗性,在以后生产中,更易发生萎蔫。正确的做法应是:所有农事管理以“缓”为主,水分、养分可短期叶面补充;调控温度时要保证平稳升温降温,切忌棚温及地温忽高忽低而造成番茄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失调。可选用适当叶面喷施含铁、锌、钙、硼、锰、钼等各种中微量元素肥料。另外最重要的是养根护根。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