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农资行业,这样的现象我们或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可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是我们认为不好、不合理的人或事却安然地存在和廷续下去,自己却成了局外人。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技巧可以让你立足于农资行业之巅呢?下面中国365农资网为大家提供几点技巧。 第一招:仙人指路----存在就是合理的 存在即是合理,这是德国思想家黑格尔的一句哲学名言,这与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生万物"有殊途同归的意思。职场即是生活,而生活自然有善恶美丑,职场只是把这些浓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里,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也均存在或偶尔存在。老板或上司身边的红人象我们常人一样有许多的缺点,也有许多是我们不太能接受的。按常理,不能为公司创造效益,不能给自己或团队带来帮助就应该是公司淘汰的对象。可这种人往往能安然无恙的活着,与哪些在外四面楚歌中拼杀的同事相较,他们可真是活得滋味。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这是福建民间的一句俗语,有多少的老板,上司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光环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痛楚和伤迹呢,而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存在即合理,是一种哲理思想和心态。这不是中庸,是一分理解;这不是虚伪,是一分宽容;这不是狡猾,是一种高度。职场的生存有许多生存之道,道理其实我们都懂,可我们缺少的是一种正确的思想作为指导并在实战中坚持执行。这正如战略的成功80%来源于执行一样,如果我只把明白放在嘴上,并不奉行,你知道得越多,你的职场生存和发展越艰难。我们大多数人通常不能做到趋炎附势,沽名钓誉,因此努力信奉一分思想并认真执行,时间久了,你就会悟到真理,品尝到收获的美味。 第二招:四两拔千金----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 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思想,当劳动者保护措施越业越多的时候,我们又多了一种坚定的意念----加班了就要有加班费,没有加班费就得想想做不做,做不做好,做不做认真。可现实职场中,我们却经常会遇到加班无酬,加班少酬的尴尬。这与我们思想的定式有很大的差距,于是情绪多了,抱怨来了,理解少了,失误也增加了,挫折感弥生了,职场不顺利也就由然而来了。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不付出肯定没有回报。我相信这是一种现实,虽然有些残酷,但并非不能承受,职场的生存发展需要面对,也必须面对。我不是在为谁在唱赞歌,也不是在为雇主们不支付加班费提供心理依据。只要创过业,做过生意,雇过人做事,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这种认识的重要和必要性。这正如生活中,你对人家好,是你的一份态度和高度,但你也要求人家同样的好对你,就是一种扭曲和苛求了。实事求事,坚持原则,遵章办事并没有错,但执行政策中的圆通和客观的现实接受更是一种度量、高度和心境。职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利或者说费用来作支撑,因此求利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被功利朦蔽了眼,太过功利的职场会让我们看不到机会,或让我们错失机会。我很喜欢美国肯尼迪总统的一句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第三招:雾里看花-----做对了不一定有表扬,做错了肯定有批评 1+1=2,这是一个常理的数学计算,可职场是不是万事均是这种常理的模式并收获正常结果?回答是否定的。我原做销售主管时,与一上司相处时就遇到这种很不爽的事。我做事确是很认真,很卖力,对的时候,有成绩的时候总比错的,不出成绩或成绩差的时候多,可我的上司不管是私下里聊,还是大小会,表扬几乎从来与我无关,而批评却总是如雷灌耳。后来我终于忍受不住向上司提出想辞职,他却不紧不慢的告诉我:成事者要学会接受批评和误解,一切表扬和赞美都是锦上添花,你是希望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呢?一句话让我不再提辞职的事,而且跟着他一干就是几年。这其中我不但收获了财富,更多的是我学会如何在职场中强力的适应、生存和发展。 表扬只是一种管理风格,并不是一种模式或规定;批评通常是管理的内容,只是有不同的风格而已。做对是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只有你把应该做的工作做对了,你才算合格的员工,而合格的员工才配得起雇主付给自己的报酬。而做好或做到优秀,是对合格更高层面的要求,除了做好还要超额完成、超过计划。如果这种好、优秀、超越没有获得额外的收获,也不必感觉不公平,因为这是职场成长需要付出的成本。 做对了不一定有表扬,做错了一定要坦诚地接受批评。这不是洗脑,让你做炮灰和傀儡,现实职场充江了诱惑,也布满了荆棘。如果锦上添花你认为是一种智慧,哪雪中送炭凸显的却是一种人生的厚度。大胜靠德,小胜靠智,职场的优秀或精英成长需要小智,更需要一种厚度作为基石。 对等、均等、是我们正常的教育思维,有良好的业绩保证,职场就应该顺风顺水是这种思想行为的表现形式。可现实职场,不对等、不均等是绝对的,唯业绩论思想指导的行为造就的是遍地怀才不遇的"英雄",再三年五栽之后,当年的英雄差不多变成了"灰熊"。我们需要接受客观的存在,并笃信业绩只是你成为优秀职场或职场精英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前者是硬体的;而我的三招必杀技则是软件的,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两者的价值则不同,带给我们的职场推动力也不同,如果一定要在两者作一个选择的话,我会选择后者而配置普通的业绩作为支撑。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