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危机竞跑的农资零售商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2549 | 回复数:1

发表于: 2013-3-27 11: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级农资经销商五年内减少90%、县级农资经销商十年减少70%、二十年内乡镇零售商的经营使命基本终结。

  我如此武断、可能难有人认同。按照正常思维判断,市级农资经销商五年内减少90%、县级农资经销商十年减少70%,可能还有人相信,如果说、二十年内乡镇零售商使命基本终结,恐怕连我本人也不会相信。

  事实证明,农资市场销售网络下沉、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以农资链锁为代表的经营单位与一些中小企业早已经在基层扩张抄底盘了;而一些大型企业由于其产品经营特性(现款现货),所以其经营渠道还会暂时停留在市县二级经销商那里;另外一些交通不便又比较封闭落后的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农资经营主渠道还是以市县二级经销商为主。

  二十年内乡镇零售商的使命基本终结、其依据是什么?

  一、随着化肥农药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技术革新与进步,其效果会越来越好、防治病虫害的持效期会适时变长、其亩用量也会逐步降低,用药施肥的频率也会自然减少,其结果就是厂商与品种锐减,市场形成清盘态势;

  二、随着农药、化肥等企业优化组合与洗牌,农药生产企业将被淘汰与兼并掉三分之二,化肥生产企业将进一步的向生物化、无公害化、效益化、市场化迈进,厂商的市场经营模式将是以产品技术服务为核心,营销与服务链会延长到基层终点。

  三、二十年内、农资市场将被大型农资生产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所主导,农资经营单位也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下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成立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是其发展的必然。

  四、二十年内,50后、60后、70后的老一代“会种田、愿意种田”的农民将退出历史舞台,而80后、90后、00后的新一代“不会种田、不愿意种田” 、而毕业后就在企业上班的新时代农民将登田耕作,这些新时代的农民他们绝大多数都会选择用发包、转租等方式把田地发包或转租给种田大户。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把种田种地视为一种发展途径,搞农场、建农庄,把农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发展,从耕耘到收获,到农产品初加工,再到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一条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链;也有一些地方会以“互助组 、合作社” 等村民自组织来发展农业事业。

  综上所述,不管农民采用什么方法与形式来发展农业生产,其使用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到乡镇零售商那里去购买。对此,他们有二种选择:一是直接与生产企业挂钩进货;二是到县级批发商那里去拿货。也就是说,二十年内农业生产资料将会回归到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与供销社来经营,但其性质不一定是囯营,可能是兼并重组后的股份公司。
《农资与市场》——中国农资营销第一传媒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3-5-13 16: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有同感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