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优势,经销商市场翻牌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2374 | 回复数:0

发表于: 2013-3-28 16: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市场待的时间长了,见惯了诸多经销商的抱怨:“厂家不守信用,花了一年时间帮他们推开市场,今年就不给我做了,给了当地的其他人做”、“可恶的***(厂家)”、“跟我同区的经销商串货杀价,让我无言以对乡亲”等等,数不胜数的对厂家的控诉,对同区竞争者的指责,大有罄竹难书之势。那么我反问你一句:你为什么要让厂家捏住你的命门?你为什么给竞争者可乘之机?除了他人的不守信用和损人不利己的招数之外,你自己又是怎么应对的?提前想没想过应该怎样防范?

  经销商拿什么与厂家抗衡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人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他肯动脑思考,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做到扬长避短。

  笔者认为,经销商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好的经销商,这是厂家必争的,无所谓抗衡,人人想尽了办法想要把产品挤进你的店,你手中大把的资源可以选择,紧张的是厂家而不是你。你尽可以选择你想要产品,然后自然有厂家的团队前呼后拥帮你推广。

  第二类经销商,资金实力不是很雄厚,但有头脑,人脉广,年轻有潜力的。很多厂家最青睐这样的经销商,往往会加大力量帮助推广,合作双赢。所谓困难时伸手拉一把,必有后报,此类经销商也极善于把握机会,借势扩展,精选品牌,迅速做强做大。

  第三类经销商,平平淡淡的规模,同区域内与自己平肩甚至高出一头的比比皆是,一没有政府靠山,而没有广泛人脉,三没有厂家强大支持。这类人最尴尬,必须有自己出奇制胜的法宝,才能与那些没进入当地区域时委屈求全让自己代理,刚刚有了效果就想灭了自己找更强代理商的厂家抗衡。

  作为第三类经销商该那么如何出招,与厂家抗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技术配套管理入手,打自己的作物套餐模式,搞好全程服务。切记不要听厂家忽悠,搞他们的系列配套(如果你自信能快速发展壮大,赶超你们当地最牛经销商,你就做)。如果你没有多少量,做一个厂家的系列配套死的危险很大。当你费尽心血在当地把厂家的品牌做起来的时候,也许第二年那个品牌已经不是你在做了。做厂家的名牌,不如做自己这个名牌。如果在当地做到农民提起你就知道,就说你信誉和技术服务好,那才是王道。

  经销商和厂家的鱼水关系

  厂家新产品的示范 、推广以及销量上量需要经销商,只有大量的经销商聚集起来产品才能上销量,同理只有一个产品上量了经销商才能得到厂家的支持,这也是经销商和厂家的鱼水关系。

  目前,在市场上有一些厂家在做直销,一般来说这样的厂家都是中小型企业,大企业不会那样做,也不可能那样做。首先,推广一个产品需要一定的推广人员技术和人脉,厂家很多东西不具备,而这恰恰是经销商之长。其次,一个产品的在一个区域如果要做大,也需要经销商的渠道和网络,大的厂家不会每天花大量人力物力在市场上跑来跑去。再者就是一般厂家产品较单一,经销商销售的东西大都是小而全的,有农药、叶面肥、助剂、除草剂种子化肥等等,往往一类农药或除草剂就有就有几十种,针对不同消费群体,价格也相差较大,厂家不会一类一类的都生产一点在分销到经销商那里的。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厂家都分销到经销商那里,那销售费用也需要相应的提高。

  近年,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的出现,对农资经销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他们往往以较大的消化量和厂家谈价格,同时以现款形式交易,生产厂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以高于或同等于经销商的价格,销售给他们,同时还得到了资金的及时回笼,何乐而不为呢。所以经销商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需找出路成为他们的首要问题。

  锁定种植大户

  今天的农资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土地流转规模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集中,经销商传统的销售模式已不适应了。传统农业行业情况的变化,首先淘汰是观念落后的经销商,其次淘汰的是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不足的经销商。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经销商下一步路该怎么走呢?

  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引导下,种植大户会越来越多。这就必然对农资经销商的销售模式带来挑战。因为,种植大户出现,就会淘汰一批小经销商。这可能是未来20年农资经销商的必然路径。那么,锁定种植大户,赚他们一生的钱。找准高价值的种植户,向他们提供增值服务,这样才能培养出你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培养出忠诚的客户。

  销售有两种模式:一是向更多的人销售更多的产品,二是向一个人销售更多的产品。前者是从更多的人身上赚钱,后者是从一个人身上赚更多的钱。两种不同的思路,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过去,农资经销商用第一种模式做销售,今后,农资经销商必须用第二种模式做销售。一位经销商说,如果种植大户赚不到钱,自己就觉得脸红。毛泽东说,手中没把米,小鸡都不来。对经销商讲,种植户不赚钱,农资经销商也没钱赚。经销商要用利益粘住种植户。

  云南的一个经销商成立了一个土地流转论坛,每年培训了近千名农场的老板和技术员。

  为此他还总结一套农场管理模式,并用这种模式指导客户,减少他们的损失,也更赚钱,所以深受种植大户们的欢迎。

  经销商有如此的意识和能力,种植大户如何不乐意让他赚钱呢?

  台湾蔡康永说得好,想赚钱,正常,不用多想。值得多想的是:为什么别人愿意让你赚到钱?这位经销商用增值服务吸引了种植户。当然,经销商还要学会用经营技巧吸引种植户。

  还有一位经销商,他的促销做得妙。他对客户承诺,如果客户拿同一品牌的同一个产品瓶子20个,可以免费送他一瓶同一产品。客户觉得这有便宜可占,大家都买他的产品。他们拿20个瓶子过来,就可以领到一瓶产品,但一瓶不够用,还得再买19瓶,加上赠送的一瓶,又凑够了20瓶,那就再送一瓶。这就样,把客户给套牢了。同时,他还把“储值卡”用到农药的销售上。他让客户买5000元的卡。这等于让种植户给他打了预付款。

  锁定了种植大户,不但没有了赊销的困难,还让客户主动忠诚于你的产品,从而确立你的市场优势。
《农资与市场》——中国农资营销第一传媒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