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4622 | 回复数:9
看了央视聚焦三农《破解蔬菜价格上涨迷局》,很畅快的大笑了一番。片子对农产品流通环节费用的调查,似乎找到了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从蔬菜产地采收到菜贩零售,流通环节加价高达200%-300%,央视及部分官员得出结论——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是流通惹的祸。其实我看完了这个片子,我不怀疑他的数据的真实性,而是其分析着实有问题,看了这个数据,我首先想到的是农民卖的实在是太便宜了,也就是说更应该得出的结论是农产品地头收购价格过低!而不是流通挣得过多,才导致有这么大的加价百分比。也就是说农民没挣到多少钱、甚至亏钱卖,但我们能不能说钱就被流通环节挣去了呢?显然也不能这么武断,我们看到的流通环节除了每级批发商的利润、多次装卸的损失费外,其余费用都是要必须走的路、要付的钱。本人并不否认农超对接会节约流通成本,但是即使农超对接,从山东往北京运菜也是要花费同样的运输等成本。何况农超对接要找到合格的基地还要花费额外的成本,比如搜寻成本、管理费用等。而农超对接真正的好处不在于这些表象,而是在于其能更好、更快、更真实的地传递供需信息。 片中说到,我国的农业国情就是小生产对接大市场,似乎流通和衔接存在很大的问题,是这次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推手,本人持完全的反对态度。首先,我们知道即使是小生产对接大市场,这个问题也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大部分品种农产品进行市场化以后存在了很久,而且这些年通过建设农产品流通有了长足的进步,流通问题并不是一个新产生的原因,因此将蔬菜价格上涨归因于流通环节问题并不合适。其次,流通是一个服务业,没有这些经纪人、小贩、批发商、运销商和菜摊,农民和市民就都要叫苦了,从菜农到批发商再到小贩,辛辛苦苦帮城市人把菜从地头运到菜市场,服务到家,还要骂人家吗? 从片中我们也看到,谁在挣暴利?农民肯定不是!是那些批发、运销商吗?他们的利润真的是一分一分在抠;是超市吗?超市的生鲜部经理会告诉你生鲜绝对是微利甚至是亏本赚人气的品项;再到批发市场去问一问,那里也会说你看我们这里多破烂,摊位费哪有暴利,我们还没钱升级改造、改扩建呢。 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前面的文章已经谈过,囤积炒作是一个重要推手,尤其是部分耐储农产品品种炒作是价格暴涨的根本原因。那么对于其他价格普涨的农产品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显然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我国日益增长的国家财富与人民收入的原地踏步也导致各种成本上升的同时,人们的购买力相对下降,因此,产品成本上升与收入低位徘徊产生了矛盾,导致人们对于食品价格的波动过于关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部分国民仍然在为温饱问题而忧心和伤神。 最后我想说,我们能不能反向思维一次,如果这次是蔬菜价格下跌,我们能不能也开通绿色通道、把流通环节抓一抓,压缩一下成本,让利给农民兄弟们,让他们少亏一点,从逻辑上是可行的,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少能这样做......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