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高施药技术迎来改革时代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2356 | 回复数:0

联盟版主 发表于: 2013-5-2 11: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0日,防治作物病虫害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举行。会议旨在总结、凝练“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防治作物病虫害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和试验示范方案;改变传统落后的施药模式,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对人的毒害,减小对环境的压力。目前的结果是,只要着药量达到理论雾滴数量就可以达到防治效果,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用水量。
4月20日,防治作物病虫害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研讨会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举行。会议旨在总结、凝练“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防治作物病虫害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和试验示范方案;改变传统落后的施药模式,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对人的毒害,减小对环境的压力。然而,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和推广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李永平介绍:药液沉积量是药效的根本,只有在靶标中沉积量达到最低有效浓度时,才能达到防治效果。目前他们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在喷雾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助剂增加药效,当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硅时,可以使用水量50%,有效成分量减少30%。项目组接下来将会把雾滴测试卡和润湿卡分不同角度放置于作物上,然后对不同喷雾器、不同用量以及喷雾角度喷施在作物上的着药量做比较,给出最佳的施药方式。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袁会珠研究员称,低量喷防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抗性的生成,同时使农药的使用量减少20%~30%。比如在小麦上,使用弥雾机喷施吡虫啉防治蚜虫防效可达83%以上,喷施联苯菊酯防治小麦吸浆虫防效可达84%以上。“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是: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无论对内吸性杀虫剂还是触杀性农药都适用。目前面临的困难是超低量喷防对机械的要求较高,而且定量喷雾无法保障农药的沉积量。”
    江苏农科院植保所顾中言研究员说,“大家都知道防治水稻飞虱时水田需要保持2~3厘米的水层,防治效果才能更好。但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过添加一定的助剂,同时使用弥雾机来防治稻飞虱,防治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喷雾,使用的农药有效成分和用水量都降低很多。”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开发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的企业,张玉涛经理告诉记者,公司从2008年开始成立专门部门,与国内科研单位联手研发低容量高效施药技术。现在,他们使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雾滴测试卡与公司的无人机喷防和热雾机喷防结合,来研究施药技术和防效的关系。在水稻上,我们在一株水稻上把测试卡布置为上、中、下三层,每隔半米设置一个,20个一排,飞机飞过后统计每张卡上的雾滴数,目前的结果是,只要着药量达到理论雾滴数量就可以达到防治效果,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和用水量。
广州易合通农化供应链有限公司
草甘膦、百草枯、毒死蜱、吡虫啉原药
电话:020-66298358
Q Q:1446533780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