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5355 | 回复数:1
1、目的: 规范生产现场管理,确保生产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有效性;达到优质、低耗、高效、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2、具体内容: 2.1、人员管理 2.1.1、首长负责制的原则,一个上级的原则。 2.1.2、现场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一律要求相应岗位穿工装,佩戴员工卡。 2.1.3、岗位操作人员不能串岗、睡岗、脱岗。 2.1.4、岗位操作人员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工艺规程进行操作。 2.1.5、当班操作员工要求穿戴好劳保用品(工冒、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2.1.6、上下班操作员工一定要按照“三交”和“三不交”的交接班原则执行。 三交:记录、工具、卫生. 三不交: 记录不清、工具不全、卫生不干净. 2.1.7、当班操作员工和现场管理人员遇突发性事件一定要先报告,后处理。 2.2、设备管理 2.2.1、岗位设备管理实行包机制。 2.2.2、岗位设备一定要标识好。 2.2.3、岗位设备一定要求有当班运行记录。在检修期间一定要有检修档案。 2.2.4、操作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同时要求执行巡检制。 2.2.5、操作员工一定要求懂得设备原理、结构、操作。 2.2.6、设备卫生要求现本色。 2.3、原料管理 2.3.1、原料入库出库要求有清单。如检测单、标识等。 2.3.2、原料要求做定置管理。 2.3.3、取用原料一定要求仔细阅读档案单,同时要求封口,防止受潮、挥发、污染。 2.3.4、取用不同原料时,要求按规定使用专用工具,严禁混用。 2.3.5、现场操作岗位不能留有原料。 2.4、现场环境管理 2.4.1、岗位操作现场要求无灰尘、无杂物。 2.4.2、岗位工具要求按定置管理。 2.4.3、现场要求有岗位、物品、工具、设备区域标识。 2.4.4、现场环境管理要求;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帐(图)物一致。 2.4.5、现场物品按a、b、c、d四类管理,即: a类:紧密结合之物; b类:转化之物; c类:固定之物; d类:废物; 2.5、现场事故管理 2.5.1、事故发生后,必须按“三不放过”原则执行。 即: a、事故发生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发生未及时得到有效整改不放过。 c、事故发生责任(或当事)人和其他人没有得到教育和采取预防措施不放过。 2.5.2、要求加强对事故发生的监视和预测。 2.6、产品的管理 2.6.1、产品入库一定要按照合格证进行。 2.6.2、对不合格品一定要有入库处理措施和标识牌。 2.7、现场工艺的管理 2.7.1、现场操作严格按工艺文件执行,任何人不能更改和调整。 2.7.2、操作文件一定要求对外保密。 2.7.3、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把公司的技术文件告诉其他人。 2.8、操作记录管理 2.8.1、岗位记录要求认真、仔细。 2.8.2、岗位记录填写要求采用仿宋体。 2.8.3、岗位记录要求真实。 2.8.4、所有记录按规定存档。 3、引用文件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制度 生产领料管理制度 生产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