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1次 | 阅读数:20902 | 回复数:32
看有人问番茄疫病怎么防治刚好我这里有这方面的资料,就共享上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番茄疫病症状图 早疫病在全国番茄种植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露地番茄。为害严重时,引起落叶、落果和断枝,一般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高达50%以上。 【番茄早疫病症状】 番茄早疫病主要侵染番茄幼苗和成株的叶、茎、花、果。此病大多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生,结果盛期发病较重。老叶一般先发病。苗期染病茎部变黑褐色。成株叶片染病,发病初呈针尖大小的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黑褐色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出现同心轮纹,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物,潮湿条件下,病部长出黑色霉物,有的品种病斑周围现黄绿色晕圈,多个病斑融合造成叶片变黄干枯。茎和叶柄受害,茎部多发生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有同心轮纹,后期病部表面密生黑色霉层,即茄链格孢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与发生规律】 Alternaria solani称茄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种子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袍子,从番茄叶片、花、果实等的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田间经2—3天潜育后出现病斑,经3—4天又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不断蔓延。病菌生长发育温度范围1—45℃,其中以26—28℃温度下最合适。该病潜育期短,分生孢子在26℃水中经1—2小时即萌发侵入,在25℃条件下接菌,24小时后即发病。适宜相对湿度为31%—%%,相对湿度86%—98%萌发率最高。生产上进入结果期的番茄开始进入感病阶段,伴随雨季的到来,番茄田上空常笼照着大量的分生孢子,每次大暴雨之后,番茄早疫病流行,就形成一个发病高峰,因此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及降雨次数的多少,降雨持续时间的长短均影响该病的扩展和流行。 此外,大田改种番茄后,常因肥料不足发病重。棚室内湿度较高,日均温度达到15—23℃易于发病。南部地区进入梅雨季节该病发生严重。东北、华北、西北高海拔地区番茄进入盛果期,高温季节中午最高气温37—39℃、夜间25—30℃、雨日多、高湿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成灾。此外,昼夜温差大、结露频繁的北方,即使不下雨,番茄叶面结露、叶缘吐水持续时间长,也可引起该病流行。 【防治方法】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保护地还可采用烟熏法,于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亩+l0%腐霉利烟雾剂200—400g/亩,隔5—10天烟熏1次。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