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0 | 贬:0 | 收藏: 0次 | 阅读数:8272 | 回复数:0
安克-锰锌 通用名称 ①烯酰吗啉(dimethorph) ②代林锰锌(ma- ncozeb) 商品名称 安克一锰锌(Acrobat-MZ) 化学名称 ① (E,Z)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吗啉(E/Z:2.63/2.73) ②代森锰和锌离子配位化合物 理化性质 本品为无色晶体,密度1.32,熔点127~148℃,蒸气压2.4×10-5mPa(20℃),在20~23℃溶于丙酮、乙醇和芳烃类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50毫克/升。原药为米色结晶粉。69%安克一锰锌可湿性粉剂及69%水分散粒剂由有效成分烯酰吗啉和代森锰锌、助剂等组成。可湿性粉剂外观为绿黄色粉末,细度小于10微米,容重450~520,在1%溶液中pH6~8,悬浮率大于70%,水分含量小于2%,常温贮存2年内稳定。水分散粒剂外观为米色圆柱形颗粒,粒径3.76~3.83微米。松密度662,在1%溶液中pH6.4~6.7,水分含量2.9%,常温贮存2年内稳定。 毒性 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烯酰吗啉属低毒杀菌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大于3900毫克/千克,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大鼠急性吸入LC50大于4.24毫克/升。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对眼有轻微刺激,对豚鼠无致敏作用。在试验条件下,无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大鼠90天喂养试验,无作用剂量200毫克/千克。 该药对鱼中等毒性,(鱼工)鳟鱼急性LC503毫克/升(96小时),鲤鱼LC5014毫克/升(96小时),水蚤LC5048毫克/升(48小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对蜜蜂低毒,经口LD50大于100微克/头。对家蚕无毒害作用。对鸟低毒,野鸭急性经口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厌氧条件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20天;好氧条件下,在土壤中的半衰期50天。在紫外光条件下,该化合物的E异构体可转换成有效异构体Z。在作物中分解快,在环境中无蓄积。该药对天敌无影响,对蚯蚓的无作用剂量为1000毫克/千克土壤。 制剂大鼠急性经口LD502400毫克/千克,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千克。对眼有轻微刺激,对皮肤无刺激作用。 制剂 69%安克一锰锌可湿性粉剂,69%安克一锰锌水分散粒剂 作用特点 安克是一种肉桂酸衍生物,它对藻状菌的霜霉科和疫霉属的真菌有独特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引起孢子囊壁的分解,从而使菌体死亡。除游动孢子形成及孢子游动期外,对卵菌生活史的各个阶段均有作用,尤其在孢子囊梗及卵孢子的形成阶段更敏感,在极低的浓度下(<0.25毫克/升)即被抑制。若在孢子形成之前用药,即可以完全抑制孢子产生。该药的内吸性较 强,根部施药,可通过根部进入植株的各个部位;叶面喷洒,药亦可进入叶片内部。它与苯酰胺类杀菌剂例如瑞毒霉、恶唑烷酮等无交互抗性。该药可考虑与铜制剂、二噻农、苯酰胺或百菌清混用。 适用作物 黄瓜、葡萄、马铃薯、荔枝、辣椒、十字花科蔬菜、烟草、苦瓜等。 防治对象 辣椒疫病、黄瓜霜霉病、马铃薯晚疫病、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荔枝霜疫霉病。 应用技术 防治黄瓜、苦瓜霜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每亩用69%安克一锰锌100~133克(有效成分69~92克)。防治辣椒疫病、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马铃薯晚疫病,每亩用69%安克一锰锌133~167克(有效成分92~115克)。防治荔枝霜疫霉病,每亩用69%安克一锰锌167克(有效成分115克)。喷液量为黄瓜、辣椒、苦瓜、马铃薯、烟草、十字花科蔬菜每亩 60~80升,葡萄每亩150~200升,荔枝每亩80~100升,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药3~4次。当黄瓜、辣椒、十字花科蔬菜等幼小时,喷液量和约量用低量。喷药要使药液均匀覆盖叶片。 在中国登记作物、登记号 69%安克一锰锌可湿性粉剂、 69%安克一锰锌水分散粒剂登记作物黄瓜。登记号分别为 LS96005、LS96006。 在其他国家登记作物 黄瓜、马铃薯、荔枝、辣椒、葡萄、烟草、十字花科蔬菜。 注意事项 1.施药时穿戴好防护衣物,避免药剂直接与身体各部位接触。 2.如药剂沾染皮肤,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如溅入眼中,迅速用清水冲洗。如有误服,千万不要引吐,应尽快送医院治疗。该药没有解毒剂,对症治疗。 3.该药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和远离饲料、儿童的地方。 4.当作预防性处理时,可使用低剂量,发病后使用高剂量。 5.每季作物安克一锰锌使用不要超过4次,如超过4次,应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 |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Copyright © 2008-现在 中国农资联盟 版权所有 网络经营许可ICP证:( 鄂ICP备2022020491号 ) 鄂公网安备 42011202002170号 客服电话:027-5921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