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种植业的心灵价值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7009 | 回复数:1

联盟版主 发表于: 2013-6-6 15: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xingping 于 2013-6-6 15:03 编辑

论种植业的心灵价值
——若隐若现的新农家思想


  
⊙熊兴平


1
、身在农资江湖,心在新农家学派


蓦然回首,我从事农资营销已经12年了,权且算是农资界的老江湖了。但是我的2011年,身在江湖,心却在江湖之外……2011年初,我曾对自己说:“农资,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除了农资,你就不能谈点别的吗?”于是,我的心穿越到2500多年之前,回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年代,倾听那农家学派的古老声音……


农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高度关注农业的一个思想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与道、墨、儒、法、名、兵、纵横及阴阳家等并列为“九流”之一,但一直处于边缘状态,没有进入主流及官府视野之内。随着工业社会、商业社会、信息社会以及网络社会的疯狂推进,农家学派思想几乎被淹没在历史古籍之中,很难被今人重视。


2
、农家思想,首先是一种技术工具,然后是一种哲学反思。


如今很多人提起农家学派,仅以为是研究如何耕田种地的识字农夫而已,且只当做是一个农业技术派,殊不知,农家学派还是一个哲学上的思想学派。那时的农家,不仅有农艺师的双手老茧,而且还有思想家的人文关怀——对春秋战国时动荡社会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政治主张:
以土地为师,与庄稼为友,以农为本,以民为主,耕战结合,耕读并举,贤者与民同耕而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只是农家思想冰山之一角,其闪光的思想却渗透在其它学派思想的转述与借用之中,只有史海钩沉才能还原农家学派的真实思想。


自西汉之后,农家思想慢慢地被压缩到仅限于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桑种植学派——耕田种地,穿衣吃饭,一直至今天,大多数人提起农业,还停留在解决吃饭穿衣的温饱思维里,这仅仅只是触及到农家思想的皮毛而已。
事实上,种植业的价值在种植业之外,农家学派思想的冰山之下,隐藏着种植业对文化、精神甚至信仰的潜移默化作用及渗透熏陶影响,这就是熊兴平在2011年对农家学派思想的深度解读。


谈到种植业,熊兴平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笔者出生在大别山脚下的乡下农村,真正是开门见山,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的传统农民,本科读的是农业经济学,毕业后从事农资营销,一直没有离开过“农”门。


对于种植业,熊兴平经历过“痛苦否定—艰难反思—批判超越—解脱升华”的四个思想阶段。具体地说,对于种植业,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曾经彻底地否定过——“要致富,远离种植业”,这是我曾经一度的坚定思想,对农业社会的坚定抨击——“农业社会是封闭静止的落后社会”;但是自2008年之后,我再度深入地学习了农家学派思想,疯狂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对农业的评价与建议,经过三年的质疑反思与自我批判,觉得自己过去对于农业的认识相当肤浅,于是逐步形成了我自己的“新农家思想”——超越自然农业,升华有机农业,最终回于生态农业的新思路,于是我把博客签名更新为“新农家学派思想,自然新农实践者——熊兴平。”这就是我2011年在思想深处最大的收获与心得。


如今的大多数人,把农业看做是原始、落后、贫穷和封闭的象征,好像只有居住在大都市、上班在写字楼、出入高楼大厦才是现代、先进、富有和开放的新人类似的。在实用主义的眼光里,种植业的功能似乎只有三个:食品保障、原料供应和安定就业。也就是说,实用主义者认为:农业只有两大作用,即经济功能(温饱——吃饭、穿衣)和政治功能(劝农、安民、安邦、定国)。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看法。熊兴平认为,种植业的功能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其它的无形价值——生态保护功能、观光旅游功能、身心平衡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生态保护和观光旅游功能很好理解,也被实用主义者所重视。我这里只重点强调种植业的身心平衡和文化传承两大心灵功能——种植业的非农价值,农业的形而上的精神熏陶与心灵影响。


3
、种植业的心灵价值,在种植业之外,这就是种植业的身心平衡与文化传承功能。


经典农家观点认为:以大地为师,与庄稼为友,土地乃财富之母,劳动乃财富之父。天地人构成一个三维系统:“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因群生逐长,五谷繁殖。”此外,种植业在精神信仰、文化思想和道德实践等领域里也具有非物质化的心灵价值——种植业能让人亲近土地,协调身心,让心情平静,让精神安宁,让心灵空盈,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自力更生,以立性命。官吏,也不过是些识字农夫而已。天地之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


道家观点认为,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隐于农业的道家人士,既能在在物质上保持独立又能在精神上自在逍遥。种植业正是无为而自化的典范,农道并修,既深入世间,又超越现实,过着一种保持距离的生活。


佛家观点认为,挑水担柴,无非是道;行住坐卧,无不是禅。农禅并举,耕作修行。一日不作,则一日不食。佛陀曾说偈答言:“吾以信为种,诸善为良田。精进为调牛,智慧为辕轹。惭愧为犁具,念为御耕者。身口意调顺,持戒为鞅子。耕去烦恼秽,甘雨随时降。芸耨为善心,大获善苗稼。吾所耕如是,故得甘露果。”佛陀,以一位正视人生的老农自居,不但是一位善耕心田的农夫,更是一位以众生为田,期望众生皆获菩提道果的农业专家。


儒家观点认为:忙耕闲读,晴耕雨读,日耕夜读。君农并耕,教化一方。与民同乐,与人为善。耕读传家,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现实与书本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进则处于堂庙,退则隐于农桑。有关种植业的田园诗歌,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自成为田园诗歌一派。


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大地之神(盖娅)的儿子总是充满战斗力,因为大地是他的母亲。当他脚底板踩到地面时,就会有能量补充到体内。大地母亲一直在为地球上所有生命提供着各种能量。古罗马人也赞扬乡村生活的田园诗性,反对商业化都市的复杂与摧残。工业化革命之后,很多西方思想家都主张通过耕作来陶冶情操,培养心灵。卢梭赞美亲近于大自然的乡村生活,反对商业社会的不自然与欲望膨胀。美国的杰斐逊说“在土地上劳动的人是上帝的选民”,他认为,耕种土地能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与内在精神,机械化的工业和膨胀化的商业助长了人类对金钱的贪婪依赖之心,并认为这是对共和政体的致命伤,他提倡美国应变为一个纯粹的农村社会,输入工业制品。梭罗说,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一边耕种小庄园,一边从事文艺创作。惠特曼也为美国西部拓荒者和农民写出了许多赞美诗歌。


在美国,很多学校里的学生在假期提前预约申请到农场里做义工与实习;在日本和韩国,学校在周末组织学生自愿去农村帮助农民耕作,农忙之时部分企业组织员工免费帮农民播种、收割和管理等。日本的福冈正信根据“道法自然,无为而为”的思想,提出“自然农法是自然之道,无主观的省力之道。”他的《自然农法》和《一根稻草的革命》等书,在欧美的生态农业领域里影响巨大,在中国也逐渐被很多人所重视。


4
、耕作,不仅仅是文化,而且还是教育。


通过对比,熊兴平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都几乎一致地认为:耕种与教育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工作(劳动)。


管子认为,树谷、树木和树人,性质类似,只是培养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西方的“耕种”与“文化”是同一个词根的单词“culture”( cultivate耕作;培养)。


中国的很多教育家认为,教育等同于农业(种植业)模式,反对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反对信息化的无脑复制,教育不能工业化,更不能产业化,教育就像农夫种地一样,面对有机生命,需要细心呵护,需要时间等待,需要成长过程,农业和教育都是缓慢的艺术,是生命的艺术,是过程的艺术。教育与农业,隔行不隔理,都是高度异质化的,都是复杂混沌的,都是熟悉人(非匿名化、非陌生人)之间的心灵沟通。


乡村社会,是一种熟悉人之间的亲情社会。农耕文明是一种善的文明,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天人合一,这刚好是如今都市人所缺乏的。农耕文化,土地和劳动都在软化人的精神,让人平静,让心空灵。自己动手,自食其力,农业劳动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劳动、运动和体育,正是大都市人所缺乏的。如今的书本知识之原罪,就是让大多数人远离了土地和劳动,缺乏内在体验。市场经济,是一种匿名化、陌生人之间的陌生社会。在商业化的大都市里,很多人都成为物欲的奴隶,为生存而奔波,与自食其力的种地农夫相比,在物质上很难独立,在精神上很难自由。在都市的人海之中,人们感到更加孤单与寂寞,心灵无处栖息。
未来的自然生态农业,耕作劳动将成为一种出于人们自由意愿之下自由的生活方式与宁静的生命态度。这,正是如今某些实用主义者所不能完全理解的。


如今随着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的新型农民(智耕农、新农夫)、环保人士、宗教人士、文艺创作者、有机生态者、自然崇拜者、物质满足者和其它新型思维者,都积极参加到生态农业的乡村生活之中,过着一种自然而宁静的田园生活。


自然生态的有机农业,也不再是一种小资情调,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生命态度,更是一种把道佛儒禅医等思想综合集成的超越传统农业之后的未来农业模式。(熊兴平讨论邮箱xxingping@sina.com

熊兴平——反思者
联盟版主 发表于: 2013-6-6 15: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ingping 于 2013-6-6 15:06 编辑

论种植业的心灵价值
——若隐若现的新农家思想  
⊙熊兴平


种植业的心灵价值,在种植业之外,这就是种植业的身心平衡与文化传承功能。


熊兴平认为,种植业除了经济和政治双重功能之外,还有其它的无形价值——生态保护功能、观光旅游功能、身心平衡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
种植业的非农价值,正是农业的形而上的精神熏陶与心灵影响。经典农家观点认为:以大地为师,与庄稼为友,土地乃财富之母,劳动乃财富之父。天地人构成一个三维系统:“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因群生逐长,五谷繁殖。”此外,种植业在精神信仰、文化思想和道德实践等领域里也具有非物质化的心灵价值——种植业能让人亲近土地,协调身心,让心情平静,让精神安宁,让心灵空盈,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自力更生,以立性命。


西方工业化革命之后,很多西方思想家都主张通过耕作来陶冶情操,培养心灵。卢梭赞美亲近于大自然的乡村生活,反对商业社会的不自然与欲望膨胀。美国的杰斐逊说“在土地上劳动的人是上帝的选民”,他认为,耕种土地能培养人的道德情操与内在精神,机械化的工业和膨胀化的商业助长了人类对金钱的贪婪依赖之心,并认为这是对共和政体的致命伤,他提倡美国应变为一个纯粹的农村社会,输入工业制品。


耕作,不仅仅是文化,而且还是教育。


通过对比,熊兴平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都几乎一致地认为:耕种与教育是属于同一性质的工作(劳动)。


管子认为,树谷、树木和树人,性质类似,只是培养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西方的“耕种”与“文化”是同一个词根的单词“culture”( cultivate耕作;培养;陶冶)。例如,Agriculture(农耕;农艺),就是“Agri-Culture”(农-文化;农-陶冶;农-教养)。


中国的很多教育家认为,教育等同于农业(种植业)模式,反对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反对信息化的无脑复制,教育不能工业化,更不能产业化,教育就像农夫种地一样,面对有机生命,需要细心呵护,需要时间等待,需要成长过程,农业和教育都是缓慢的艺术,是生命的艺术,是过程的艺术。教育与农业,隔行不隔理,都是高度异质化的,都是复杂混沌的,都是熟悉人(非匿名化、非陌生人)之间的心灵沟通。


乡村社会,是一种熟悉人之间的亲情社会。农耕文明是一种善的文明,需要顺天应命,需要守望田园,需要天人合一,这刚好是如今都市人所缺乏的。农耕文化,土地和劳动都在软化人的精神,让人平静,让心空灵。自己动手,自食其力,农业劳动还是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劳动、运动和体育,正是大都市人所缺乏的。如今的书本知识之原罪,就是让大多数人远离了土地和劳动,缺乏内在体验。


市场经济,是一种匿名化、陌生人之间的陌生社会。在商业化的大都市里,很多人都成为物欲的奴隶,为生存而奔波,与自食其力的种地农夫相比,反而在物质上很难独立,在精神上很难自由。在都市的人海之中,人们感到更加孤单与寂寞,心灵无处栖息。


未来的自然生态农业,耕作劳动将成为一种出于人们自由意愿之下自由的生活方式与宁静的生命态度。


如今随着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的新型农民(智耕农、新农夫)、环保人士、宗教人士、文艺创作者、有机生态者、自然崇拜者、物质满足者和其它新型思维者,都积极参加到生态农业的乡村生活之中,过着一种自然而宁静的田园生活。


自然生态的有机农业,也不再是一种小资情调,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生命态度,更是一种把道佛儒禅医等经典思想综合集成的超越传统农业之后的未来农业模式。
(熊兴平讨论邮箱xxingping@sina.com
熊兴平——反思者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