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 冬季稻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调查及防治 [复制链接]

二维码

挺:0 | 贬:0 | 收藏: 0 | 阅读数:7337 | 回复数:2

发表于: 2013-7-3 08: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测试地区: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2.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昆明
3.云南省保山市植保植检工作站,保山  
4.云南施甸县植保植检站,施甸  
5.云南玉溪市植保植检站,玉溪

内容摘要:
于2012年2月对云南低热河谷地区施甸县、元江县玉米、水稻、黑麦草和稻飞虱调查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SRBSDV),褐飞虱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再生稻感染SRBS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RRSV,水稻秧苗感染SRBSDV。玉米SRBSDV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6. 81%。云南低热河谷地区越冬稻飞虱是早春水稻、玉米病毒病传播的重要介体,再生稻、秧苗、玉米是病毒冬季存续循环的重要寄主和初始毒源。改秋冬种玉米为蔬菜,或推迟玉米播期,晚稻收割后及时翻耕,晚稻收割后至玉米播种期间有1个月以上的空田期,物理阻隔育秧或异地育秧,是切断病毒冬季循环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水稻病毒病;  稻飞虱;  云南低热河谷地区;  

参与单位:
科研专项(201003031,20120302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协作研究
京农业大学翟保平教授、
浙江省农科院植保与微生物研究所吕仲贤研究员、
贵州大学金林红教授、
浙江大学吴建祥教授、
福农林大学章松柏讲师等专家参加了田间调查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调查和检测方法
    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选取水稻秧田、稻桩、稻桩再生苗、冬种玉米、黑麦草、稻田边杂草等稻飞虱寄主植物田,分别采用掴网、盆拍、盆刮等方法采集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的若虫和成虫。寄主作物植株采用目测法,根据症状初步判断,采集疑似感病的再生稻株和玉米植株、早稻秧苗、黑麦草。
    采集的稻飞虱和植株样本分别由浙江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贵州大学采用RT-PCR或dot-EI_ISA或ds RNA基因组电泳图谱鉴定法分别检测SRBS-DV、RRS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d-warf virus,RBSDV)带毒情况。

调查结果
    稻飞虱和病毒病发生特点施甸县和元江县均属稻飞虱终年繁殖区。近年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施甸县和元江县普遍严重发生,危害早稻、中稻和晚稻,并从2009年开始报告发生SRBSDV和RRSV。
    2011年,施甸县水稻SRBSDV和RRSV发病面积533.3 hrri2,早稻病田率27. 780/,平均病丛率6. 79%,中晚稻病田率100%,平均病丛率40. 110/,严重田病丛率接近IO00/,造成绝收。旧城乡为施甸县稻飞虱和水稻病毒病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

更多内容请下载课件:
 资料下载 pdf 云南低热河谷地区冬季稻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调查及防治建议.pdf (1.39 MB, 下载次数: 17)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2-25 13: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
通过中国农资联盟认证的首席技术专家,拥有良好的植保技术以及职业口碑。 发表于: 2014-2-25 1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学习。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